
文章列表
充分利用酪梨農廢棄物 讓地方產業再加值
台南市大內區石子瀨社區發展協會以特色農作物酪梨為核心,發展出結合「農廢棄物再利用、地方創生、低碳家園」三大目標的社區產業模式,不只開發出防蚊液、手工皂、酪梨籽麵等多元商品,還組織甜根子草環境體驗遊程,並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合作,為靜態的農村帶來人氣與活力。


藝術創作者組團隊 帶動「水金九」文化觀光產業
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是由一群深耕在地的藝術創作者所組成的團隊。他們以新北市瑞芳區的「山城美館展演藝廊」為據點,發揮「類博物館」精神,把博物館的文化與教育功能展現在社區中,提高民眾社交意願、凝聚學習動機,藉以帶動產業發展,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發展在地三級農業 鋪一條青年回家路
奇美部落居民在2008年成立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企圖解決人口外流問題,並藉由發展在地三級農業,讓傳統文化「活生生」保留下來。十多年來,協會接連推出文化泛舟、草藥營、野菜營、獵人營等體驗活動,也成立「奇美有機村」和開發特色商品。一步一腳印的耕耘,讓奇美部落成為臺灣最知名的原住民原鄉之一。

Organic Blooms打造園藝專業 給弱勢重返社會的技能
英國一位園藝治療師與一位花藝師,在她們胼手胝足打造的花卉農場裡,教導有學習障礙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在地居民,擁有重返社會的一技之長。更乘著有機花卉市場起飛的浪潮,開拓英國國內切花市場,成為該領域的行業領導者。。



劏房變光房!「要有光」把住房化為向上流動的工具
香港社企「要有光」,在香港這個全世界最昂貴的住房市場,幫窮人找到便宜房子居住,並協助他們脫貧。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創辦人余偉業10年的努力下開花結果,如今,他的夢想更大,從一間房子到一整個村子,已幫助上千位香港窮人翻身。



連結200個社區 創造2,000個兼職工作
Local Alike連結地方社區與國際遊客,將社區居民視為平等的合作夥伴,教他們懂得說故事、服務客戶,建立起穩定的旅遊服務團隊。10年來已串聯200多個在地社區,創造了2,000個兼職工作,為社區家庭增加了20%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