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及促進永續農業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讓全民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實現性別平等,提高所有婦女及女童的權力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永續管理
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及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建立可抵抗災害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推動創新
減少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建設包容、安全、可抵抗災害及具備永續性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保育及以可持續方式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保護、恢復及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森林管理,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負責且包容的制度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向塑膠垃圾宣戰 Boomera開創循環經濟新藍海

人類對塑膠產品上癮的程度,遠快於循環利用的腳步,環境浩劫危機迫近,循環再造賦予回收垃圾新生命,形成需要以創意解決問題的新藍海市場。對巴西塑料廢棄物達人Guilherme Brammer來說,世界上沒有所謂「垃圾」,2011年創立Boomera為廢棄塑膠找到新用途;如今,雀巢、阿迪達斯都是忠誠的客戶。

一輛腳踏車 烏干達小農擺脫貧窮循環

在台灣極為普遍的腳踏車,在烏干達的偏鄉農地卻是不可多得的生財工具、甚至救命工具。烏干達社企Cycle Connect利用核發腳踏車貸款,讓農民從租賃到擁有一台腳踏車,能載著農作物到更遠的地方、賣到更好的價錢,也能靠此獲得醫療和教育的機會。一年核准的貸款超過2,500筆,影響超過1萬2,500位農民。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減少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竹科旁的新城社區 把年輕人拉回「黑糖的故鄉」

近十多年來,在專家背書黑糖營養成分更高的說法下,黑糖的地位鹹魚大翻身,也催生出日據時代便有「黑糖的故鄉」之譽的新竹縣寶山鄉復育蔗田、再造黑糖商機的計畫。原本是半門外漢的夫妻檔,一個發揮鍥而不捨的研發精神、一個採行商業知識的最佳實踐,攜手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為社區拚出一條生路。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建設包容、安全、可抵抗災害及具備永續性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

從地方創生到自力創利 彰化大有社區拚轉型社企

近幾年,台灣政府提倡地方創生,最明確的任務目標是鎖定解決人口及就業問題,箇中關鍵就是找出可以永續的商業模式。彰化埔鹽鄉大有社區發展協會一路摸索經營26年,終於迎來2021年不再申請勞動部補助,要靠自己創利的經營模式,帶社區走進新的篇章。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建設包容、安全、可抵抗災害及具備永續性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

台南一票「玩皮高手」 實現身障青年穩定就業

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以專業經營與創新管理,自創「玩皮高手」皮雕工作坊品牌,培育身障人士謀生技能,建立起從設計到縫紉的完整生產團隊,透過接單代工、作品銷售、課程教學和銷售材料包4大業務,讓會員穩定就業,更能回饋社會。成為社福團體自力營生、更創造社會價值的最佳範例。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減少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官田社區聯手產官學 把菱角殼變烏金

官田烏金團隊結合產業、政府、學校及社區,開發專利炭化製程,將原為農業廢棄物的菱角殼炭化成符合國際規範的「菱殼炭」,可淨化空氣、水質及改善土壤,應用相當廣泛,達成空氣到水再到土壤的充分循環利用。不僅為社區帶來就業機會,創造經濟價值,也讓農村生態得以永續。
建立可抵抗災害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推動創新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保護、恢復及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森林管理,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