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一座有機農場讓社區發展方興未「艾」
「艾草,低調蔓生的背後,熱絡了原本貧瘠的社區,更暖了人心。」憑著對故鄉土地的熱愛,社區發展協會黃玉琴總幹事,用創意讓社區農業成功轉型,更重要的是,她將農業相關產品行銷出去,除了讓農民很有感,甚至能將營收回饋於公益。



鹿場風情
臺南市佳里區漳洲社區與臺灣許多人口老化的社區一樣,青壯人口大量外移,中高齡與弱勢族群居民比例偏高,不過近年在里長的帶領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支援下,把傳統西拉雅鹿場文化,與新引進的木玫瑰文創,發展成為社區的特色亮點,累積社區能量,漸漸開花結果。



公益創新 用電商科技架起愛心橋樑
歲末寒冬之際,民眾愛心捐贈的物資湧進各教養院和家扶中心;但其實這些珍貴的資源若
沒有妥善分配,容易發生「物資過剩」或浪費的問題。艾谷思享創建構物資分享平台,導
入電子商務模式,把民眾的愛心送到最適合的社福單位,以期發揮最大效益
沒有妥善分配,容易發生「物資過剩」或浪費的問題。艾谷思享創建構物資分享平台,導
入電子商務模式,把民眾的愛心送到最適合的社福單位,以期發揮最大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