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從群募平台到農業科技集團—Farmcrowdy
群眾募資平台起家的奈及利亞Farmcrowdy ,僅憑藉連結農夫與廣大的微型投資者,就在3年內幫助2.5萬名小農,又在短短2年內壯大成一個全方位支援農業產銷流程的科技集團。它在2021年底前已影響超過100萬名小農的生活,2023年底的目標則包括其他非洲11國的上千萬農民。



把排灣族十字繡工藝傳下去—達瓦蘭彩布工坊
抱著對十字繡工藝的強烈興趣,以及想要幫助部落婦女提升經濟能力的夢想,許淑慧奮力學習成為培力講師,再回到原鄉屏東三地門達瓦蘭部落,傳授現代工藝手法,並提供部落婦女工作機會。過程中經由婦權會申請微型手工藝專案補助的「嫄計畫」陪伴成長,讓工坊走出部落,打開市場。


8年級青年軍用「月食祭」點亮小鎮—左鎮公舘社區協會
在老人占1/4以上的台南左鎮公舘社區,遊客為月世界和化石而來,但土壤貧脊、資源匱乏,陷入「極限村落」的困境。近兩年卻出現一批青年軍,為這塊黃土堊地注入源源不絕的夢想和創意,讓這個小村落,不只有陳年化石,也閃耀著希望的鑽石。



漁二代齊力復興「石斑魚的故鄉」—高雄新港社區協會
高雄永安區是台灣石斑魚的養殖重鎮之一,2016年的一場霸王級寒流,幾乎毀了漁民3年的心血。當時許多在外工作的漁二代紛紛回來幫忙重建,其中10位左右因此留鄉。漁村的一場危機,反而醞釀另一波社區的產業復興轉機。


培育弱勢不再弱勢—慈惠善導書院
位於屏東市東北方高樹鄉的慈惠善導書院,從提供弱勢家庭兒童的課後輔導做起,如今是個整合兒少陪伴、生活教養、家庭支持、農場經營、品牌行銷及職訓功能的多功能組織,拉拔在地無助兒少、就業弱勢、經濟困窘的失能家庭。這24年的堅持,全是源自創辦人讓青年留鄉、讓弱勢翻轉的夢想。




Orchardville自營社企 當就業弱勢者的實習場
有40年歷史的Orchardville,是北愛爾蘭一家幫助學習障礙及自閉症患者的職訓組織,它同時自營多家社會企業,讓自家學員實習,以熟練技術及人際應對技巧,銜接未來職場,如咖啡館、手工藝坊;也跟上百家企業合作,提供學員實習或有給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