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推廣綠色休閒,重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透過金湖休閒農業區的旅遊服務,整合在地農漁業特色產品、景觀、生態與文化資源,發展休閒觀光、生態教育與產業體驗。除了提供在地就業機會,發展並提升員工能力之外,也運用盈餘回饋鄉里,照顧獨居老人和特殊教育的學生。


農村即是藝術 — 農村美術館,讓美好看得見
十幾年前,一群學生來到土溝,與社區居民共同探索社區的發展和未來。當他們嘗試用更大的格局來思考產業發展的限制,並向不同專業的前輩交流學習之後,發現只靠產品的銷售或是產業的發展,仍然不足以改變農村的困境。也許農村和農村生活的本身,才是核心。經歷了10 年社區營造,土溝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美麗的農村美術館。


部落共同行銷 發揚原住民文化
1999 年的921 地震,儘管震垮了許多原住民部落的家園,然而樂天的原住民族並未因此氣餒。於2002 年9 月28 日,原住民族結合了一群在地的部落工作者,為了原住民部落的發展與自治的推動,共同成立「臺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


磚的本色—三和瓦窯,築一個溫暖的家
為了維繫產業的發展,推廣台灣傳統建材的運用與發展,「三和瓦窯」透過大樹瓦窯文化協會、三和窯廠和由多元夥伴成立的三和窯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努力,一方面推出以磚為主的文創商品,一方面透過體驗活動與教育宣傳進行社會教育。


為他人的夢想而存在 ─ 用陪伴改變未來
台南市新化區的舊名「大目降」,從西拉雅語Tavocan 音譯而來,是台灣17世紀時西拉雅平埔族的聚落名稱,意指「山林之地」。台南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以大目降文創業發展為基礎,運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資源,建立自有通路和市集


彩虹的叮嚀 ─ 許部落一個永續的發展之途
沿著美麗的大安溪,藍天白雲與青山綠水交映出山林靜謐且美好的樂章。在這裡,天災或許會奪走家園與財產,卻無法奪走人們的鬥志。921 大地震之後,一群泰雅族人集合起來共食共做,在部落共同廚房搭建著支撐部落永續發展的新力量,這就是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