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點亮一盞燈 — 原愛工坊,家與文化的溫度
原愛工坊運用部落熟悉的布、木和食物等元素,發展具有文化特色的在地商品,並藉由提供就業就會,輔導並培力部落的父母親微型創業,當經濟安定了,家庭和孩子的心也安定了。更進一步促進部落回歸文化傳統,開始運作。




留住青年保存文化 小鎮文創用鄉鎮劣勢轉化優勢地方創生永續發展
南投竹山,古時森林茂密、水源豐沛,漢番各族在此激烈逐鹿。19世紀末,日本殖民政府相中當地林業資源,隨即平定居民反抗,並大量開採竹子,自此「林圮埔」便隨著這番事業更名為竹山。


白米木屐村,用木屐走出社區的未來
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發展木屐產業進行社區營造,並以「白米木屐館」的導覽解說、木屐工藝推廣和產品銷售,逐漸形成「白米商圈」。目前透過門、體驗服務與相關商品的銷售,達到自給自足。


推廣綠色休閒,重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透過金湖休閒農業區的旅遊服務,整合在地農漁業特色產品、景觀、生態與文化資源,發展休閒觀光、生態教育與產業體驗。除了提供在地就業機會,發展並提升員工能力之外,也運用盈餘回饋鄉里,照顧獨居老人和特殊教育的學生。


農村即是藝術 — 農村美術館,讓美好看得見
十幾年前,一群學生來到土溝,與社區居民共同探索社區的發展和未來。當他們嘗試用更大的格局來思考產業發展的限制,並向不同專業的前輩交流學習之後,發現只靠產品的銷售或是產業的發展,仍然不足以改變農村的困境。也許農村和農村生活的本身,才是核心。經歷了10 年社區營造,土溝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美麗的農村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