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高獲利烘焙坊 往社會企業邁進
為了達到讓社區關懷據點永續經營、推廣在地農產品與勞動培力的三大目標,彰化縣溪湖鎮西勢社區發展協會成立「禾豐傳奇烘焙坊」,製作和販售特色麵包。短短3年多時間,創下單季營業額超過新台幣300萬元的佳績。務實耕耘與獲利成果,讓社區往社會企業發展的夢想成為可能。


打破貧窮線 讓弱勢婦女自我賦權
Pro Mujer的使命是讓弱勢女性充分發揮她們的潛力。1990年成立至今,已發放超過44億美元小額貸款,提供超過1,000萬次健康照護,從阿根廷、玻利維亞、墨西哥、尼加拉瓜到秘魯,200多萬婦女受惠。





復刻「採菁打藍」工序 重現暖暖藍染榮景
為了保留基隆暖暖山區的傳統藍染產業文化,基隆市傳統文藝農業協會由老帶少,青銀共創,使用200年歷史的古蹟菁礐池,開發出藍靛染料製程的體驗活動及各種藍染藝術文化商品,讓藍靛技法得到傳承,也創造了青年就業的機會。





創立「海口腔」品牌 為青年參與地方創生鋪路
從居民協力彩繪一面故事牆過程中,台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發現文化記憶和居民凝聚力的可貴,進而號召青年參與地方創生,創立「海口腔Hi Culture」(以下簡稱「海口腔」)品牌與平台,規劃遊程、特色商品、體驗課程活動,為社區找到自主創收的新商業模式,目標10年內發展成社會企業,讓社區得以永續發展。



藝術創作者組團隊 帶動「水金九」文化觀光產業
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是由一群深耕在地的藝術創作者所組成的團隊。他們以新北市瑞芳區的「山城美館展演藝廊」為據點,發揮「類博物館」精神,把博物館的文化與教育功能展現在社區中,提高民眾社交意願、凝聚學習動機,藉以帶動產業發展,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翻轉劣勢 實現里山聚落 -古坑鄉華南社區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居住人口僅120多人,是全台灣人口最少社區之一,但十多年前與原本即將廢校的華南國小合作,將社區故事融入學校課程,運用巧思行銷在地農產品,並將盈餘挹注教育及社會福利,成為生態、生產、生活合一的里山聚落。不僅學校因著實驗教育起死回生,吸引許多家長帶孩子跨區就讀,社區也逐漸翻轉凋零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