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崙內社區發展協會 靠百變花生妝點土庫觀光魅力
雲林縣土庫鎮崙內里一帶的土質屬於含砂量高的沖積土,利於花生的種植,居民為提升花生的經濟價值將其二次加工為花生糖,崙內社區發展協會結合在地特色活動與展售市集廣為宣傳,至今已有超過30家製作花生糖店家,逢年過節的訂單更是應接不暇,創造傳統農村多樣化的經濟來源。





彈弓、草編、糯米釀 一個貓公部落、多種玩法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貓公部落(Fakong,阿美族對「文殊蘭」的發音),坐落在阿美族聖山奇拉雅山的山腳下,是北往花蓮市、西越海岸山脈及花東縱谷、南鄰臺東的交通樞紐。同時集山林河海之境,正適合發展深度旅遊,只要跟隨在地部落導覽,不論是海洋探索、農遊體驗、縱谷森活,皆能感受自然山水的美好。




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 孤老照護燃生命的微光
位於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對外的海空交通相當不便,島上居民就醫困難。島上僅靠一間衛生所處理一般急慢病症,但對癌症病患、老人照護仍是資源不足。在1999年,張淑蘭與志工成立社團法人臺東縣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以執行政府補助方案協助緩解照護資源的不足。





NICE株式會社 蓋屋助弱勢 佛心公司的大阪老區創生記
進入21世紀後,位處大阪一隅的西成區開始面對城市老去的種種問題。這些看似難以解決的麻煩,卻在一家社會企業的手中得到解答。他們從住房開始,解決就業、建築老化、社區孤立難題,逐一擴大社企的影響範圍。



無尾港濕地生態教室,賞鳥外的永續商機
蘇澳鎮無尾港原本是近海漁民安居樂業的聚落,歷經日治時期引水至他方,造成出海口的水量銳減,後又因為颱風來襲改變河道影響,泥沙堆積嚴重,水流無法排泄,形成面積超過百頃的沼澤湖泊,後來卻成了候鳥棲地。1993年無尾港正式成為臺灣第一個水鳥保護區,同時也是賞鳥聖地。





關西鎮金山社區發展協會,讓老礦區變咖啡新聚落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馬武督」在泰雅族語中是指人文與物資薈萃的地方,這裡也是「羅馬公路」(桃園復興羅浮到新竹關西馬武督)的起點,一向是假日踏青、遊玩的好去處。近年來,在一批返鄉遊子全心投入之下,「馬武督咖啡」漸漸嶄露頭角,成功改造這個曾是石灰礦區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