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遠道而來的女力價值
2003年成立的南洋台灣姊妹會,前身是1996年成立於高雄美濃的外籍新娘識字班。識字班除中文教學,也帶入解放教育及培力計畫,引導新移民姊妹突破語言限制、有機會重新發揮能力。
-
為台灣的社會創新而生 ─ 中央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的社創之路
在我國政府開始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後,台灣的社會創新風氣逐漸熱絡,但社會創新不能只靠創意與熱誠,還需要能營利的策略與方法。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成立的目的,除了期許能推動社會創新風氣與動能之外,就是要提供社會企業得以營利的「工具」,這才是台灣社會創新要持續前進的關鍵點。
-
乘著「天使之翼」再轉型-向陽薪傳木工坊
位在最美車站多良的向陽薪傳木工坊,原本以漂流木發展木藝品起家,並借力勞動部的培力就業計畫成立團隊及擴張發展,也跟著多良車站爆紅。卻在新冠疫情期間遭逢重大經營挑戰,如今決心放大格局,朝第三階段發展轉型。
-
雲林囡仔把廢校變基地 創造口湖永續產業
青蚶村為雲林縣口湖鄉內最小的村落,盛產文蛤、鰻魚與臺灣特有種的青蚶(臺灣厚蟹)。因少子化與人口外流,有49年校史的口湖國小青蚶分校已停止招生。2020年,當地青年接手廢棄閒置的校園空間,串連在地商家、青農、村民並引進政府資源,打造《覓海小徑—永續口湖海口基地》創立遊程品牌,力圖找回昔日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