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印度Mitti Café培訓身障人士 開出35家店
一支殘忍的紀錄片竟成為28歲女孩投身身障社企的開端。印度女孩Alina Alam從一間鐵皮屋開始,在印度打造出全國連鎖咖啡館,6年來協助超過4,000位身障人士及婦女獲得工作技能並成功就業,最重要的是,她為身障人士找回了生存的尊嚴與驕傲。
-
村是遊戲小島-「藝農」的山村生活實踐
一對外地來的年輕人,跑到台南市官田鄉大崎村成家立業,以「村是遊戲小島」的創意,在破敗的牆垣中,接續前人的基礎,持續改造活化村落頹敗的家屋景觀,設計出孩子的大地闖關遊戲、辦營隊、開講座、搞市集,還開了一間店幫小農賣產品。持續活化村落,帶進親子遊客,摸索實踐在地共好生活的有趣姿態。
-
生態綠咖啡 用「消費」進行無聲的社會運動
「這個世界有一半的人營養過剩,以及一半的人餓著肚子睡覺,但如果你知道光靠消費就可以幫助他們,你願意做嗎?」余宛如笑著問了這個問題。
-
偏鄉脫貧 先幫助小雜貨店賺到錢
為了協助菲律賓婦女微型創業,社會企業Hapinoy整合為數龐大的紗麗紗麗商店(Sari-Sari Store),建構分銷管道,培養店主的經營能力,並媒合小額信貸機構提供資金。從2007年至今,Hapinoy已協助約4萬名店主,並在新冠疫情期間協助店家發展數位力,讓商店營收平均提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