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縣五峰鄉位於雪山山脈西側,既有高山、溪流、溫泉等自然資源,還保留了豐富泰雅族文化,近年來成為國民旅遊的熱門去處,而在地的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在開發觀光產業資源上,功不可沒。
舉辦觀光採線團 推出五峰獵人學校
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創辦人郭文標是泰雅族女婿,他很早就參與五峰鄉社區營造與山地造林工作,並成立麥巴來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採擷和保存泰雅族文史資料。
因深感地方人口外流嚴重,2010年郭文標從公務人員體系退休後,毅然決定和妻子一起搬回部落,籌備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希望發展出特色觀光休閒產業,推廣泰雅族文化,並創造青年就業機會。
初期,因部落缺乏完整歷史檔案,傳統文化流失嚴重,郭文標從基本功做起,花費兩年時間田野調查,先從部落耆老訪談著手,詳盡紀錄與整理文獻,然後再規劃出旅遊行程,邀請旅行社業者、新聞媒體和政府機關踩線試營運。
「既然要開門做生意,就不能空有理想,一定要具備市場競爭力才行。」郭文標說,2014年底連續舉辦3次踩線團,團員總共提出95個缺失改善事項,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針對這些建議反覆推敲、充分改進,終於在2015年推出「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系列旅遊商品,獲得旅行社的肯定,從此展開「旅行社接客抽成,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提供旅遊商品」的經營模式。
由於「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行程包括了住宿、餐飲、生態導覽、泰雅族歌舞表演、狩獵、編織與紋面文化解說和體驗,不只成功做出口碑,還創造了在地觀光休閒產業鏈,並在商業活動中,讓傳統部落文化活起來。
部落人才「做中學」 站穩創業第一步
創業初期,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最需要克服的挑戰主要有三個,包括規劃與建置泰雅族原鄉場域、建立體驗模組,以及泰雅傳統文化人才培力。
「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系列標榜原鄉體驗,泰雅族傳統生活場域和氛圍營造當然不可少。郭文標積極重建麥巴來社家屋、穀倉、瞭望台、聚會所、舊生活步道等場所,再規劃出迎賓舞、竹砲迎賓、祈福儀式、狩獵文化體驗、段木香菇DIY體驗、小米竹筒飯DIY體驗等模組。
由於工作人員必須熟知傳統歌謠、舞蹈、編織、狩獵、飲食等泰雅族文化,郭文標決定以「做中學」方式培養部落人才,在2014年參加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由勞動部補助1位經理人與5位餐飲服務人員的薪資,進行勞動培力。公私協力,讓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站穩了創業第一步。
在硬體設施和專業人才逐步到位後,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營業能量提高,2015年,總共接待了約3,200人次的旅客;2016年,攀升四成,來到4,500人。此後穩定成長,2019年更達到6,000人次。
大批遊客進入部落,餐飲、農特產和伴手禮商機也開始湧現,郭文標鼓勵部落居民採行不使用農藥的土地友善耕作方式,並且以小米、馬告、樹豆、野菜、台灣金線蓮等原住民特色食材當作主要農作物,達到銷售與觀光體驗的雙重效果。「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遊程特別把遊客帶進耕地體驗食物採集,大家普遍反應非常熱烈。
調整營運業務比例 因應新冠疫情衝擊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台灣休閒旅遊業也受到衝擊,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的遊客人次連續2年下滑,郭文標決定調整營運策略,以「推出新旅遊商品」和「調整營運業務比例」來主動迎擊。
在推出新旅遊商品方面,2020年開發雅麥(Yamai)部落食物森林派對體驗行程,帶領遊客進入森林採擷傳統食材,再親手烹調,受到親子遊客和銀髮族歡迎。「過去參加過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的遊客普遍滿意度很高,但也常建議我們推出更多元、有趣、深度的行程,之後就可以時常來玩。」郭文標說,新冠疫情期間正好讓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有機會放慢腳步,構思雅麥部落食物森林派對體驗遊程內容。
雅麥部落食物森林派對體驗行程非常緊湊,遊客抵達後會先進行入山祈福儀式,隨後展開農事體驗和食物摘採體驗,自己動手製作小米酒和竹筒飯,並學習泰雅族傳統廚藝。
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同時擁有「五峰獵人學校」和「YAMAI石生部落森林派對」兩種遊程,選擇性多元化之後,回頭客開始增加,品牌行銷打擊面也更為寬廣,讓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在新冠肺炎全國三級警戒的2021年,還能維持4,600人次的遊客量。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遊客變少,網購變多」的消費趨勢,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也逐漸調整營運業務比例,轉型為以生活產業為主,遊程為輔。郭文標計畫將觀光休閒營運業務佔比從90%下調到50%,農產品生產與運銷占比則從10%往上調整到50%,藉以維持營業收入。
10年有成 啟動第二階段改造計畫
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創立的宗旨,是希望以保存泰雅傳統文化為主軸,建構地方多元產業,達到泰雅族部落文化傳承和創造就業機會。
從2013年草創至今的10年間,不只系統性採擷和保存泰雅歌謠、舞蹈、工藝、狩獵等傳統文化,還建構了完善的民宿經營、餐飲服務、部落導覽、觀光休閒等業務,並推動在地傳統作物友善土地耕作,開發出台灣金線連、段木香菇等系列養生保健作物、18萊小米酒等商品,成功創造農產品附加價值。
合作社培力的部落人才也都成為泰雅族文化專家,擁有製作泰雅特色商品和文化導覽解說能力,更時常提出創新構想,可說是實現了創業初衷。以主廚陳惠玫為例,歷經10年磨練後,她不只精通泰雅族傳統飲食料理,還時常依時令蔬果開發新菜色,為泰雅族飲食推廣注入創新能量。
郭文標評估,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已達到企業創立的初期目標,遂決定從2022年開始啟動第二階段改造計畫。除了因應新冠疫情,將合作社轉型為以生活產業為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也展開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開闢更多吸引人的場域,並在以專案管理方式來拓展新事業,希望研發更多新商品,為未來累積更多能量。
「現在每年至少有6個泰雅族社區及部落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參訪,大家一起討論和分享祖先留下來的文化公共財,並期許未來可以透過不斷學習與創新,迎接各種挑戰!」郭文標說,原民部落要做到地方創生,必須不吝彼此分享創業經驗,不與在地商家爭利,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打響部落品牌,生意才能雨露均霑。
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官網
我們現在的努力,是為後代子孫留一條回家的路。竹林養生村合作社在社會創新創業目標就是創造就業機會,讓部落人才想回家時隨時有路。
~郭文標,五峰竹林養生村創辦人
麥巴來文化休閒生態保育產業協會
位於新竹五峰鄉,屬和平部落休閒農業區,盛產桃、李。附近有麥巴來山以及麥巴來部落(即和平部落),景點有谷燕登山步道和谷燕瀑布。部落中常可以看到竹子建成的穀倉,是原住民儲藏小米作物的簡易建築,頗具在地特色。


▲「五峰獵人學校」部落野趣逍遙遊行,帶領遊客體驗泰雅族狩獵的技巧。
▲在解說人員示範下,遊客體驗拉弓的訣竅。
多元就業計畫案例故事
撰文:林俊宇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