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談永續發展的趨勢目標與人才培育
近幾年,ESG、CSR、SDGs等英文縮寫詞彙,在日常生活中愈來愈頻繁出現,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這些詞彙及其背後的意義,與環境的關聯為何?企業該如何接地落實?需要什麼人才?有志者又應如何投身?事實上,這每個環節都是企業走向永續的關鍵。
-
不做孤狼,用使命與理念來爭取支持
曾經擔任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長的輔大企管系胡哲生教授,是國內社會企業「賦能」推手之一,結合學術與實務,並採擷國際經驗,協助社會企業提升經營管理能力,讓社會企業能夠兼顧「社會使命」與「企業經營」雙重目標。
-
敲開銀色大門 將健康與愛送達
學生時期擔任老人送餐志工,銀色大門執行長孫士姍觀察到"送餐人力不足"、"餐點未必適合"等缺失,因而以長輩送餐作為主軸投入社會創新工作。除了開發app優化人力媒合管道、改善餐點對適老人牙口度外,並設計為企業可響應的ESG方案,藉由更多社會參與,推開銀髮長者的大門,把營養健康、關懷與愛一併送達。
-
114年9月社創推廣訊息
114年8月社創推廣訊息整理,歡迎社會創新組織參閱,如需洽訊,請洽文內各聯絡窗口,謝謝。
-
社會企業世界論壇志工招募資訊
招募期間:即日起至114年8月31日止。
招募對象:具英文能力、熱衷國際交流與社會創新議題之夥伴。
服務內容:協助論壇現場運作及國際與會者接待。
志工福利:免費參加論壇(門票價值新臺幣22,000元)、國際志工證明以及與全球創新者交流。 -
從地方創生到技術輸出 台灣城鄉藝農實踐協會的雙軌轉型
在台南市官田區大崎村,有一處充滿藝術與創意氛圍的聚落空間——「大崎村落創藝基地」。這個基地原本是村內的閒置空間,透過林建叡所帶領的台灣城鄉藝農實踐協會進行長達14年的在地深耕與轉型,結合藝術、設計與教育,逐漸形成了具備社會設計、商業經營與地方振興三重使命的社會創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