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高雄永安養出最好的石斑魚!」高雄永安新港社區合作社(簡稱新港社合)執行長陳坤成自信地說。
這句話可不是自吹自擂,而是經過盲測驗證的事實——不加淡水、不偷工減料,憑著天然條件與嚴謹的養殖技術,讓石斑魚成為地方驕傲。
逆境往往是創新的起點。十多年前,寒害重創高雄永安地區,新港社區也遭受養殖損失的衝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坤成與妻子蘇郁暄返鄉協助岳父、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國禎,重新整頓魚塭。
當時,新港社區首度嘗試引入中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系統排出的副產物—低溫冷排水,作為養殖水源。排出過程中,不僅經過有效殺菌與除菌,提升水質安全性,排水量也非常大,每小時大約在3萬噸以上,這能讓養殖業者不用再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問題。其18~20℃的穩定低溫更是一大優勢,結果令人驚豔——魚隻存活率大幅提升,石斑肉質緊實細緻,市場反應熱烈。
這套結合地方產業與循環資源的創新「循環經濟」模式,開啟了新契機。副產物冷排水轉身被稱為「鑽石水」,也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關鍵基礎。新港社合以此為起點,逐步建構「產地即品牌」的行銷策略路線。
產地即品牌:把自己變成客人喜歡的樣子
新港社合裡各個石斑魚產銷班班長都有數十年養殖經驗,更不乏身懷絕技的神農獎得主,在故事行銷的時代,何不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故事?於是先推新港社區協會榮譽理事長蘇國禎,把他半世紀的養殖故事當第一棒,「蘇班長安心石斑」就此成為社區第一個成功打出知名度的品牌。班長的照片出現在包裝上,象徵負責與信任,也讓消費者對產品多了一份熟悉與尊重。班長們不再只是幕後的生產者,而是站上第一線,親自說出自己的故事,成為新港品牌最具說服力的代言人。
有趣的是,為了在寒害受創的逆境中共同打響高雄永安新港社合石斑的知名度,竟意外促進原本少有互動的班長們開始彼此連結,凝聚起社區內部的團結力量。
「市場一直在變,要把自己變成客人喜歡的樣子。」陳坤成說自己已不只是漁二代,新港社合不只服務高雄永安,也把鄰近彌陀區的漁特產納入,找品質最好的水產工廠。
更進一步,新港社合也與大學合作計算石斑的碳足跡,評估100克魚肉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同時與其他政府單位合作,在不適合養殖的魚塭開始種植七、八種海草,開啟「藍碳元年」,強化永安作為低碳水產村落的定位。
食農教育: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然而,養殖時間長、價格偏高、烹飪門檻高,這些都讓石斑魚難以走入日常飲食。「從產地到餐桌」的最大挑戰,不是物理距離,而是消費習慣。
「台灣人最愛吃什麼魚?不是養一年就可以吃的台灣虱目魚,竟是繞半個地球來台的進口鮭魚,消費量是石斑魚的19倍,」陳坤成說,鮭魚生魚片、鮭魚味噌湯、煎鮭魚,吃法多樣,「但是提到石斑大家就安靜了。」台灣養出高品質的石斑,竟然餐桌上的不是石斑,推廣「地產地銷」的觀念,回到餐桌上做推廣,需持續努力去突破。
對應現下的市場環境,陳坤成認為,不能只是「賣魚的人」,而是「賣生活的人」。告訴消費者怎麼料理、怎麼吃,就是一種生活。為此,新港社合從「生活提案」下手,示範如何在家電鍋蒸魚、做味噌湯。而向下紥根是希望所在,每年舉辦超過120場次、8成都是學齡兒童的食農教育活動,讓孩童從小就接觸石斑、了解產地故事、親手料理石斑魚,學清蒸或電鍋方式料理、品嚐石斑魚的美好滋味,「下一代消費者懂石斑魚,就會改變餐桌上的未來」。
透過這樣的努力,石斑不再是節慶高檔魚,而是能夠簡單上桌的日常食材。更重要的是,讓下一代開始理解並認同本土優質水產,是改變市場最根本的力量。
新港社合的品牌知名度打開後,不追求最貴,而是走中高價、高品質、可普及的路線。陳坤成強調:「走入庶民生活,對台灣土地有什麼影響,才是我們思考的事。」
新港青年軍:返鄉共創自己的舞台
目前新港社合從創立初期的12人擴編至13人,其中6名為自聘員工。透過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得以擴大聘僱青年加入團隊,也讓社區有能力進行更大規模的地方創生計畫。
陳坤成將這一支來自不同背景專長的夥伴成功整合,帶來多元的能量與創意。如行銷企劃、插畫設計、木工製作、花藝編織、餐食研發等,讓每一位成員都能在團隊中發揮所長,形成互補的協作網絡。
陳坤成也重視夥伴的實作經驗與技能培訓,利用參與市集策劃、品牌推廣、養殖場經營、社群行銷等機會,採任務分組、主題式合作,從做中學,來培養團隊成員地方創生所需的綜合能力。也持續邀請講師與業師培訓夥伴們的數位、手作、農漁產加工等多元職能,建構出一個靈活、具創意的運作機制。而這些都是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支持下才有的可能。
隨著業務發展跨出永安、整合彌陀區業者,新港社合也從4、5年前的30位返鄉青年,增加到今天已有38位左右的「新港青年軍」。下一步,這支青年軍還要挑戰跨國市場。面對中國市場的波動與砍單風險,陳坤成主動布局北美與加拿大的華人市場,以穩定品質與品牌溫度,贏得新市場青睞。
新港社合創新打造「鑽石水」循環經濟模式,新港青年軍將兼具環保與經濟效益的石斑魚養殖成果,轉化為在地品牌故事與文創商品,走進市集、電商與餐桌。更重要的是,新港社合已成青年行動平台,讓願意為地方付出的年輕人有舞台、有空間,共同參與社區經營、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也將創造未來更多可能。
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合作社-官方網站
王清萱 在工作中提升能力,喜歡與夥伴一起打拚的感覺
在外地工作5年,王清萱是參加新港社合的「培力就業計畫」招募說明會後,決定回到家鄉,於2020年冬天加入新港社合,擔任專案管理。
她主要負責行銷業務,也和在地青年一起企劃活動,如市集、藝術季、旅遊體驗等,甚至還要管理倉庫。不只是她,她說,新港社合夥伴個個「內部斜槓」,能文能武。
「夥伴們亦師亦友,有深厚的信任,總是互相打氣,並且為彼此的努力感到驕傲。」她說,大家年齡相近、相互支援,一起完成一件件任務的感覺,真的很好!「社區的長輩們也很有凝聚力,能夠接受年輕一輩的創新點子,也會用行動全心支持、實際參與,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關心與肯定!」這也是她樂在工作的來源。

▲新港水產業者利用低溫的「鑽石水」養殖石斑魚,為台灣「循環經濟」創造新典範。(新港社區合作社提供)

▲透過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青年有機會返鄉投入社區經營,創造更多條件來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共同在石斑魚產業打拚。
![]() | ![]() |
▲新港社合結合多樣導覽活動和食農教育,致力縮短消費大眾對石斑魚「從產地到餐桌」的心理距離。(新港社區合作社提供)

▲新港社區合作社執行長陳坤成是「新港青年軍」的關鍵人物。
培力就業計畫案例故事
撰文:林郁軒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