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促進平等
10.促進平等
近年「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概念風行台灣,創造、效法、超越者皆有之。隨著社企「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討喜口號四處散播,不少過去可能被視為激進、不切實際的社會理想,開始慢慢滲透向來對社運、社會組織顛覆心存恐懼的台灣各領域,軟化了台灣長期崇美下堆疊出的資本主義右派疆界。
在台灣,社企路線像在美國一樣,大致可粗分為二:一是來自商業管理學院、實務背景,想結合商業利益與社會公益,兩者各占比例則因不同社企差異甚大;二是來自社福、社運等社會人文學院、實務背景,想藉社企或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手段更有效地改善社會問題,更底層的期待甚至是重建理想的社會組織。
過去在各國,若是想將既有社會組織打掉重練,往往會遭保守派痛批,例如19世紀、20世紀初曾風行歐美及俄國的無政府主義組織。奇妙地,拜當今主流——社企柔軟無害的外衣之賜,各種新型社會組織與理念開始有機會被視為社企「社會創新」手段,變得青春美好又可人,還因為凸顯的是社會創新價值、不見得以收益為重,可望逃過必須自給自足或擴大產值的魔咒。
在這些不求上櫃上市、不須網購或開店賣小農/生機產品的台灣「社會創新」類型中,近年最凸顯的一支理念脈絡是「資源共享」:共享工作空間、共享居住空間、共享食物、共享物資。
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強調「資源共享」的社會創新、社企類型,並不等於近年也很夯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後者有時變成只是在傳統資本主義框架裡開發閒置資源利用等新商機,雖讓資源使用更有效率,卻也遭批評只是將商業邏輯發揮得更極致,榨乾以資源創造金錢的可能,卻不用負相對義務:例如共享經濟的代表Uber,常傳出乘客安全危機、不用繳稅等爭議;Airbnb近來在舊金山更成箭靶,被指淪為房租暴漲元兇。
以共享工作空間來說,位於捷運科技大樓後方的全台首間Impact Hub可為代表。這間全球最大共享空間組織的台北基地,不像台灣眾多所謂「共享工作空間」只提供場地、甚至因沒人來變成閒置辦公室,而是真正刺激進駐會員相互合作交流,並藉由各式活動吸引廣大有志社會創新青年參與。
例如每月與國際同步舉辦的「創意早晨」(Creative Mornings),依總部對各會員國規定,在早上7點半至8點半間由三人輪番演講同個主題如「語言」等,並將影帶上傳全球網站,台北場每每吸引滿滿年輕人潮聽講,講者還得通過試講才能爭取到開講資格。
也是全球型活動的「搞砸之夜」,邀請各界人士談失敗經驗,來賓至今包括歐付寶(allPay)董事長林一泓、年初選輸的社民黨創黨召集人范雲等,每次舉辦都反應熱烈。近來開辦的「全台走透透」青年創業系列論壇,眼光也依國際規格放遠到東亞創業生態圈,講者包括韓國鎖屏應用程式Buzzvil的策略長Joshua Kwon等,讓Impact Hub影響力走出台北。
若說Impact Hub藉由刻意創造的流動空間與活動,打破傳統公司各做各的孤立局面,並瓦解固定辦公室對外的有形疆界,讓不同新創公司會員乃至非會員的廣大青年得以互相激盪出更多創意,強調共生共居的新型出租公寓「玖樓」,創造新組織的社會目的更明顯:改造傳統「封閉式的家」,也實踐青年居住正義,並創造青年/銀髮世代合作可能。
如此自覺的共生公寓,誕生自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的火紅課程:「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不同於經濟型社企往往關注商機多一點,學社會學的陳東升雖也要求學生設計組織時必須自負盈虧,但更關注組織想改善的社會問題、想達成的社會目的。
26歲的台大城鄉所碩士生潘信榮,有感本地青年過半薪水貢獻房東,台北大安區等精華地段卻有很多屋主在國外,台北60萬租屋族、13萬戶空屋長年供需無法交會,基於自己租屋常有朋友借住的經驗,打造出新型社會組織「玖樓」,計畫一石三鳥:實驗「家」的新可能、實踐居住正義,也服務高齡者需求。
他去租屋網承租空房,重新規畫空間,以市價8折分租,每間公寓都可提供在純居住外的其他可能:交流聚會、共同工作、開會、共食派對、共同廚房、電影放映等。由於志在擴大「家」的功能,房客也得挑過,不論是想短期居住、房租較高的外國人,或一般台灣青年,都須附上「履歷」,說明想入住的原因及可貢獻「家」的專長,以保共生愉快;若其專長如裝潢等能確實貢獻「家」,最高還可享零元房租。
在青年以優惠價入住雅房時,年長屋主也減少麻煩。潘信榮表示,他在接觸屋主過程中,發現許多人要不因人在國外等原因無法/無力管理空屋、或憂心房客不佳、或傳統三大房在少子化社會不討好,遲遲未租出空屋,看到有可信的年輕人能代勞,都鬆口氣。在「玖樓」現有9處公寓中,還有年長房東是獨住一間、其他間分租,成為青銀相伴的佳例。
共享食物與物資,也有眾多社會創新組織試圖制度化。近年從民間到官方湧出的不少食物銀行,無疑是共享資源的要角,其中又以全台首間社區食物銀行——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最獨特。
這座食物銀行位於台北弱勢者比例最高的中正區忠勤里,全里近300戶中低收入戶都是銀行會員。銀行創辦人、里長方荷生跳脫其他食物銀行免費提供弱勢物資作法,獨創「社區服務換物資點數」,讓會員若用完每月可換物資的500點基本點數後,必須透過社區巡守、送餐給老人等社區服務換點數,才能繼續換物資。
若偶爾有過多物資如太多慈善團體同時送米,方荷生就藉「共餐服務」消化:他請來專人烹調,讓弱勢里民低價享用餐點,並靠募款、食材募集、社會局補助來支應不足。如此共生共享,讓南機場宛如在政府治理之外、自成的小王國。
民間自營的「七喜廚房」,則是少見有餐廳願意自發性分享剩餘的熱食。創辦人楊七喜每天中午營業供餐,下午開辦各類課程,傍晚五點半起開始共食時段,參加者可以洗碗、收店等勞力、老闆所需物資等交換餐點,也可自己投錢。
在南機場食物銀行、七喜廚房各自跳脫貨幣經濟,改以點數和勞力等提供食物外,也有越來越多社會創新組織強調無償共享。主要服務街友的「人生百味」,去年發動「石頭湯」活動,先是號召網友捐出家中多餘食材、自己煮粥分送街友,再由志工媽媽每月月底固定烹煮店家提供食材,後來與街友共食,在脈絡上還不脫服務弱勢。
但團隊在去年底展開的「點亮街頭的100個糧倉」計畫中,規畫在全台設置100個有如「糧倉」的公共食物櫃,讓往來民眾自由放置用不上的食物及食材或拿取所需,就開始不限弱勢,目前已有萬華剝皮寮、台北教育大學旁「灶腳工作室」等設置點。他們還不定時舉辦「快閃剩食餐廳」,讓參與者在與路過者分享食物外,也分享剩食餐廳、共享糧倉及免費商店概念。
「空屋筆記」部落格格主楊宗翰,也早在推廣這類無償共享概念與行動。這位曾在克羅埃西亞與嬉皮一起占領空屋、回收菜市場賣不掉的蔬菜及麵包店下架的麵包的七年級生,自言在「親眼見到現代社會的浪費後,漸漸成為Freegan(不消費主義者)」,以換宿旅行方式在各地分享Freeganism(不消費主義)、禮物經濟(將所有付出都視為禮物,不求回報)概念,並在各地協助成立免費商店。
「免費商店」宗旨,是鼓勵人們將用不到的東西當禮物無償送來,好讓東西能重新被利用。楊宗翰強調,免費商店不是社企(無收益)、也不是非營利組織,只是走「禮物經濟」模式,希望「東西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擁有的」、「留下你多的,帶走你少的」。不過這類店面也有限制:一般不大,位在學校、公司或社區,來者互相認識,以免物資遭賣或丟棄。
類似無償共享想法也蔓延在其他社群。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生成立的「培養菌實驗室」,結合Freegan與Maker(自造者)精神,期望再造廢棄物、推廣零廢棄生活模式,在各地舉辦免費商店;在全台各地都設立的「不要再買了,免費的幻物與幻務」臉書社團,則主張逃離消費世界設定的遊戲規則,鼓勵成員拿出自己用不上的東西,讓有需要的人拿去,減少消費、減少垃圾。
不論是共享工作空間、居住空間或食物物資,都顯現一種異於傳統資本主義、對物質更輕盈的觀念:不須擁有,共用就好;不用獨占,流動更好,悄悄地改變了台灣傳統社會組織與人際互動的樣貌。這種不再強求獨有、訴諸群體共有的開放與寬容,在最理想時,或許能同時具有左派社會主義式對平等的堅持,又具有右派自由主義式對個人的尊重。
耐人尋味的是,這波資源共享風潮中,主張無償共享的,大多是30歲以下年輕人。相對於一般常說台灣新世代深陷月薪22K漩渦、看不到未來,這群年輕人展現的對物質的無所執、對資源的珍惜與對人道的關注,似乎點亮台灣未來可望無私的可能。如此無私若能隨年歲增長不變,且帶動更多人懷抱同樣精神,將可能為台灣帶來嶄新面貌。
impacthub
社會創新公寓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