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促進平等
10.促進平等
首頁 /標籤查詢 /10.促進平等
標籤查詢:10.促進平等
-
讓更多人聽見美好-Solar Ear太陽能耳
Solar Ear助聽器的優勢在於可負擔的價格(不到100美元),為一般市價的五分之一,且附有兩年的使用保證,另外,可充電的設計有利於環境,因為全球每年有1.7億個電池被丟棄在環境中,充電電池可以降低這些電池被棄置在環境中的影響。
-
台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合作社 農村再生幸福共好共老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老年人口達總人口14%,在亞洲排名第三,已進入高齡社會,而在農村的比例更高,如何解決如老人醫療與用餐問題,又能持續照顧社區,仕安社區合作社做了最好的示範。當地居民在社區種植無毒米,並以認股方式成立合作社,將盈餘20%回饋給社區,合作共老的概念得到了實踐的可能性。
-
臺南市西港區檨林社區發展協會 為藺草文化注入新活力
2014年台南市長賴清德就職典禮上,一款台味十足又具時尚感的藺草包特別引人注目,在地化的伴手禮,讓佳賓們都感到貼心與實用。堅持手工編織的傳統技藝,來自西港的檨林社區,將簡單的事重複做,藺草商品也能走出一片天。
-
遠大的夢想,先從小吃店開始——「嗎哪廚房」培力新住民就業,帶來身心靈飽足
「我們明天再來,還有什麼是你沒吃過的嗎?」衣著休閒的爸爸,對著身旁的小女孩說著。「嗎哪廚房」乍看之下相當普通,僅掛著一條簡單的紅布作為招牌,店裡也沒有特別吸引人的裝潢,乾淨樸素,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間「家裡附近的小吃店」,普通卻讓人一再回味。
-
真正善待每個異鄉的人
週日的台北車站大廳地板上,坐著一圈圈的人們,他們分享著家鄉菜、幫朋友慶生,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更多只是靜靜坐著,享受難得的假期。這群是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與菲律賓的移工,來台灣幫我們扛下家庭看護、工廠勞工或漁工等辛苦的勞動重擔。
-
創造共好未來,協助小農賺錢來改變部落
要介紹「光原」之前,要先認識「瑪納」。長期擔任社工的陳雅禎,在就讀輔大時,受到長期關懷原住民的印度籍神父鄭穆熙啟發,開始在阿里山鄉推動有機農作,並於2007年正式成立「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主張「自助人助」,創立宗旨為協助原住民文化家庭的保存、提升原住民經濟與生活,並維護生態環境的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