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17
SDGS17
千年前,當先知穆罕默德在希拉山上齋戒時,獲真主阿拉降頒可蘭經。此後每到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穆斯林都得在日出後、日落前不吃不喝、不菸不酒,直至開齋。
千年後,旅居臺北的印尼移工在齋戒期滿後,熱熱鬧鬧聚在一塊互道恭喜、分享美食,用最簡單也最誠懇的方式歡慶新年,上千人霎時塞滿了臺北車站大廳。
想不到,臺鐵站方抵受不住臺灣旅客的抗議,幾週後便在大廳拉起大大的十字形封鎖線,阻擋每個週末即在車站聚會的移工。此舉讓東南亞夥伴傷透了心,也被民間團體譏諷像60年代的美國在公車、餐廳等公共空間劃分黑、白人界線一般。
經過數天,線是撤除了,但彼此的隔閡卻還是存在,這源自長期以來臺灣人對鄰國的誤解,即便創辦東南亞五國語言版本的《四方報》總編輯張正都坦言:「以前一談到東南亞,我只想到越戰、人妖、椰子樹……」其他民眾,更習慣以各種刻板印象對待逾80萬的移民、移工。
80萬之數,其實已高出一座新竹省轄市的40萬人口,也超過全臺50萬的原住民族,但一堵高牆始終橫亙在不同族群之間,難以交集,著實讓漂泊的異鄉客無處安放靈魂。直到四方報出刊,他們的思鄉情緒終得慰藉。
在如此環境下,這份報紙還能夠誕生,正是因為張正也有短暫的類似體驗。
異地生存 唯母語能填充飢渴
張正原先在《立報》擔任記者及至副總編輯,有天報社社長成露茜轉送了上下兩冊《東南亞史》給他,雖然只是不經意之舉,但生動活潑的故事卻引他神遊勝境,彷彿開啟一片從來沒看過的風景。
此時適逢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招收學生,張正便憑著對那兩冊的印象考取了。入學後,他主修越南,還打算在埔里辦一份給越南新移民交流的中文刊物,卻被友人勸阻:「越南妹都不讀書的,你做這個根本沒人看。」
張正心下嘀咕:「你自己也是越南人,怎麼叫人家越南妹?」深入了解之後,他才意識到,雖然同樣來自越南,但本地人與華僑之間、配偶與勞工之間,還是有道幽微的界線。有了這份警覺,張正隨即打消辦報念頭。
接著,他抓住教育部補助研究生短期出國的機會,前往胡志明市社會人文大學學習語言,並挖掘論文所需的材料。然而,別說是做研究了,就連點餐、剪髮都成問題,即使後來終於交了些朋友,卻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深談。在如此孤單無依下,「我一開始帶去的幾本小說一下子就看完了,看到最後沒東西看,連中文佛經都拿起來讀。」張正說。
經過四個月,課程結束,他將包袱收了收回臺灣。論文自然是沒什麼進度,但成露茜卻在此時提出一個驚人的計畫──用母語為東南亞人辦報!張正猶如大夢初醒,大腿一拍道:「是啊!我怎麼沒想到?臺灣的媒體早就多到滿出來,但沒有一家是為移民工發聲的,辦這份報紙簡直是天賜良機!」
不過立報是個小報社,資源不豐,成露茜便自己掏錢辦報,張正亦無償擔起總編輯的職務,但他認為自己的越文只有幼稚園程度,只好白天在辦公室挑選新聞,並整理好健康、愛情、宗教、法律等生活資訊,晚上再到夜市的章魚燒攤位請新移民阮舒婷幫忙翻譯。
迴響甚大 發行量屢破紀錄
2006年9月,四方報正式出刊,越南移民工們終於有機會在異鄉與母語重逢,積壓已久的文字衝動更像決堤般湧向報社,有些投書甚至以日曆、廣告紙、衛生紙書寫而成,其中或是蘊含對親友的思念,或是傾瀉對雇主的埋怨。無論是什麼,內心埋藏的心事總算可以用熟悉、安全的母語抒發。
儘管迴響極大,張正卻越來越心慌,「她們到底寫了什麼?」「有哪些心事?」自認「文盲辦報」的他只好把所有來稿影印一份,再拜託阮舒婷道:「你可不可以全部讀過一遍,告訴我哪篇適合刊登、哪篇不適合?還有,能不能幫我打字?因為我不會。」就這麼熬過半年,報社總算聘請到阮舒婷來上班,章魚燒則留給丈夫經營,她笑說:「我可是放棄高薪工作來的呀!」
承載著滿滿的淚水與鄉愁,四方報從一開始的16頁逐漸擴充到80頁,發行量也從4000份增加到38000份,除了來自讀者的需求外,張正的行銷策略也別具巧思,「我們是月刊,如果你訂一份,要20塊,一年份就是240塊,可是訂100份就免費,因為你不可能跟我要100份來包油條,多出來的一定會送出去。」在免費贈閱下,四方報成功洽談到東南亞雜貨店、杏一醫療器具行設置贈報點。
對臺灣人來說彎彎曲曲看不懂的文字,卻承載著外地人滿滿的感動。
張正也請家人推廣,例如妻子的妹妹在等垃圾車時,會刻意帶著四方報跟其他家庭幫傭聊天;岳父除了介紹訂戶外,還會幫忙送報,因而發現有些雇主會偷偷把信箱中的四方報丟掉。
得知此事後,張正開始與便利商店商談零售,以增加取得的便利性,但業者紛紛以銷量為由婉拒,最終只有小規模的OK便利商店接受。想不到開賣後,四方報的完銷量高達8成,遠超過其他主流媒體,這才吸引萊爾富主動邀約,7-11也回過頭將四方報送入500家門市裡。
結合多媒體 讓移民工之聲擠向主流
名聲打響了,廣告主開始下單,企業亦熱心贊助,申請補助更順遂無比,報社財務終於穩定下來。四方報於是乘勢推出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等版本,並進一步開展其他服務,例如「四方藝廊」,以網路及實體展覽移民工畫作。「外婆橋」計畫,安排新住民母親、孩子及老師同赴娘家,連結斷裂的母國情感。「五語+N學堂」,免費提供民眾學習七國語言。
一切看似上軌,但隨著智慧型手機興起,四方報一步一步被取代,「以前他們沒有電視、電影、雜誌,只能看報紙或聽廣播。現在有了網路,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心情不好,還可以上Facebook抒發,不再需要報紙了。」張正說,先前四方報一個月可以收到兩、三百封信,如今只剩下三、四封,相差將近百倍。
「不過沒關係,我已經找到新『玩具』了!」2013年夏天,張正辭去總編輯,開始一連串獨立計畫,後來並成立「四方文創」。
每到週末,他便找來專業攝影團隊到移工聚集的地方,如車站、漁港、餐廳、宿舍、雜貨店等,一遇到外籍夥伴便將麥克風湊上去,請他高歌一曲。「有些人會推辭,有些人很愛現,還有人默默在旁邊看了一會後,就過來說我也要唱。」曲畢,主持人會請對方向家人說幾句話,很多人說著說著就哭了,「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像是在大樹下泡茶的氣氛,讓大家聊聊天、分享近況,觀眾也可以透過螢幕知道其他同鄉是怎麼生活的。」目前,《唱四方》除了在YouTube播出外,也已經登上有線頻道「臺灣綜合台」。
《唱四方》製作團隊遊走四方,讓飄泊遊子唱出思念之聲。
接著,張正與藝文界朋友一同舉辦了移民工文學獎,徵求新移民、新移民二代及移工以母語文參賽,首獎高達10萬元。其中獲得優選的作品《業豐和CARLOS的故事》,描述雇主家中唐氏症男孩與愛犬間的感情,情節感人肺腑,但也不著痕跡的引發讀者想像:外籍幫傭比得上一條狗嗎?
而在2015年伊始,張正和友人在桃園車站周遭成立「望見書間」,以及在新北市中和的緬甸街附近成立「燦爛時光」兩家東南亞主題書店,並邀請從東南亞歸國的臺灣人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來,交給工作團隊統一彙整,再開放移民工借閱。「要是有人想把書留下來,只要用另一本書交換,或者捐贈50、100就好。」張正滿懷期待的說:「我希望,從帶書、借書到讀書,可以成為一串善意的流動。」
從四方報創刊至今,已有9個寒暑過去。就在今年初,臺北車站設置了一座穆斯林祈禱室,當中禮拜毯子、洗滌設備、麥加指標一應俱全,令印尼移工驚喜不已。張正便爽朗笑說:「如果我們的階段性功能已經達成,那是不是報紙又有什麼關係呢?」
張正創辦四方報,為東南亞移工、移民搭建一座情感交流的平台。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