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續城鄉
11.永續城鄉
首頁 /標籤查詢 /11.永續城鄉
標籤查詢:11.永續城鄉
-
歲月的印記──柿染,實現夢想的舞台
以發揚在地文化,傳承在地工藝,培育在地人才為使命的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從既有的元素中發掘出新的資源,透過研發、培訓與文創商品製作,開發並推展柿染產業。希望透過柿染的文創商品,吸引年輕設計師參與設計與研發
-
幸福鄉園 ─ 建構豐田成為環境教育學習型社區
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長期以促進在地就業,協助照顧社區長者、青少年為使命。透過建立壽豐鄉安居樂業培力中心,希望能夠結合各方資源,打造豐田成為一個環境教育學習型社區。
永續經營 / 社區輔導 / 就業輔導 / 社區發展 / 多元 / 社區轉型 / SDGS17 / 4.優質教育 / 8.良好工作 / 11.永續城鄉 / 17.夥伴關係
-
留住青年保存文化 小鎮文創用鄉鎮劣勢轉化優勢地方創生永續發展
南投竹山,古時森林茂密、水源豐沛,漢番各族在此激烈逐鹿。19世紀末,日本殖民政府相中當地林業資源,隨即平定居民反抗,並大量開採竹子,自此「林圮埔」便隨著這番事業更名為竹山。
-
上下游新聞市集 為農業找出路 替新聞尋生機
2015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各國新聞自由指數,台灣排名第51,是亞洲最優。但自由似乎沒有帶來相應的自律,眾多媒體爭搶獨家,忽略查證;跟蹤偷拍,挖掘隱私;腥羶情色,強力播送。
-
推廣綠色休閒,重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透過金湖休閒農業區的旅遊服務,整合在地農漁業特色產品、景觀、生態與文化資源,發展休閒觀光、生態教育與產業體驗。除了提供在地就業機會,發展並提升員工能力之外,也運用盈餘回饋鄉里,照顧獨居老人和特殊教育的學生。
-
農村即是藝術 — 農村美術館,讓美好看得見
十幾年前,一群學生來到土溝,與社區居民共同探索社區的發展和未來。當他們嘗試用更大的格局來思考產業發展的限制,並向不同專業的前輩交流學習之後,發現只靠產品的銷售或是產業的發展,仍然不足以改變農村的困境。也許農村和農村生活的本身,才是核心。經歷了10 年社區營造,土溝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美麗的農村美術館。
永續經營 / 文化 / 社區發展 / 社區轉型 / 協會 / 青年創業 / SDGS17 / 8.良好工作 / 11.永續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