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培力單位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及促進永續農業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讓全民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
實現性別平等,提高所有婦女及女童的權力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永續管理
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及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建立可抵抗災害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推動創新
減少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建設包容、安全、可抵抗災害及具備永續性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保育及以可持續方式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保護、恢復及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森林管理,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負責且包容的制度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社團法人台南市玉山原鄉全人關懷協會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都市區原住民面臨傳統技藝缺乏傳承、原住民文創產品設計創意不足,難進入銷售市場等等的問題。 透過本計畫尋找部落傳統技藝/記憶、紀錄原住民族傳統工藝的精髓,並作為後續原住民族獨特技藝產業的推廣基礎。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建立可抵抗災害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推動創新
建設包容、安全、可抵抗災害及具備永續性的城市和人類居住區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以社會企業的方式經營多家烘焙坊及餐廳,在2016年本會與漢典冷凍食品公司合作,成立臺南庇護工場,推出本會的新產品-鮮凍美食(冷凍調理食品),期許新產品的推出與推廣,提升本會的組織成長,增加經濟營收,將其營利的目的係為回饋社會上有需要的身心障礙者、偏遠地區原住民學童等相對弱勢族群。因此,喜憨兒數位體驗餐廳的經營,不僅僅著重一般觀光與消費者的發展耕耘,更希望在經營的過程中培養在地人才,透過熟悉地緣特性、融入社區生活的優勢,服務在地有需求的人口或家庭。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社團法人臺南市照護科技與福祉促進協會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協會前身是由一群醫學和工程人員所組成之工作小組,除了與醫院合作研發相關科技照護產品和科技輔具,同時也開始與社福團體合作,提供身心障礙者科技輔具評估、設計、製作和回收,以及輔具與照護知識傳遞推廣服務一路持續於銀髮族及偏鄉生活照護領域耕耘,並於103年正式成立社團法人臺南市照護科技與福祉促進協會,致力於研究發展適切且完善之照護科技與服務,並提供相關教育訓練與資源連結,期許創造自主生活環境與提昇生活品質。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臺南市仁德區中生社區發展協會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今「中洲里」是由原中生里和中洲里合併而成,於2010年縣市併後改制。位於臺南市仁德區在臺南市最西南端的天然邊界線二仁溪旁,跨越二仁溪便出了臺南市,進入大高雄的領域。東鄰歸仁區大潭里,西鄰保安里,南隔二仁溪與高雄市湖內區相鄰。中洲有三寶「番茄、番薯、胡麻」農特產業,番茄種植約佔40公頃、番薯(地瓜)種植約佔120公頃、胡麻(芝麻)種植約佔50公頃,是社區農民賴以為生的主要經濟作物。
促進包容且持久的永續性經濟成長,以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致力於濕地相關的生態保護工作,從倡議公共政策、生態研究調查、環境運動組織、濕地公園/保護區規劃與劃設、濕地經營管理、推動「國家重要濕地」制度、催生「濕地保育法」、環境教育活動及制度化、培力草根社區團體等,近年來並朝向環境社會服務、購買關鍵私有濕地、環境信託化及社會企業等方向努力。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永續管理
保護、恢復及促進陸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森林管理,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財團法人台南市基督教青年會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台南市私立臨安老人養護中心

臺南市
雲嘉南分署
於2002年8月起提供長者長期照顧務,開發老人照顧服務人力,建構老人照顧體系與服務,以因應社會需求及提昇老人生活品質。目前本會業已提供從居家式(居家服務、在宅臨時短期服務)、到社區式服務(日間照顧、營養餐食、小模多機能服務),經多年來之服務經驗,深感長期照顧服務提供連續性之重要性,而興建臨安養護中心,以建構更連續性照顧服務,因此服務對象涵括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服務廣度亦從居家式、社區式發展至機構式照顧服務。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