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最好的競爭策略 就是創造自己有利與他人合作的位置
近年來,社會企業成為一門顯學,除了吸取國外相關理論及經驗,並且開始發展在地思維與社區實務,以及統計初步效果或影響之外,也需要一些不同面向的檢討反省,輔大社會企業學程周宗穎主任從社會治理的觀點,針對社會與企業的本質提出的許多再思考,都有助於廓清直線式發展的慣性迷思。
-
玩轉世界 打開無限視野
這裡教的,並不是課本知識與考試題目,而且所有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由黎孔平與林哲宇共同創辦的玩轉學校,在遊戲情境中提供給孩子的是更多彈性、更多空間與更多等待。他們找出遊戲教育領域中的自我定位及新創商業模式,帶領孩子們走過每一道解題關卡的同時,自己也正在創業路上不斷成長、持續破關。
-
漁二代齊力復興「石斑魚的故鄉」—高雄新港社區協會
高雄永安區是台灣石斑魚的養殖重鎮之一,2016年的一場霸王級寒流,幾乎毀了漁民3年的心血。當時許多在外工作的漁二代紛紛回來幫忙重建,其中10位左右因此留鄉。漁村的一場危機,反而醞釀另一波社區的產業復興轉機。
-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地方創生三支箭召喚青年返鄉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以「牛若肯做,毋驚無犁通拖」的精神自我期許,把關懷觸角從青少年延伸至長者、婦女,更關切自身的土地認同。經過兩代人的努力,豐田地區出現明顯的返鄉潮,國小新生註冊人數增加3倍多,連幼稚園都要抽籤才能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