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 孤老照護燃生命的微光
位於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對外的海空交通相當不便,島上居民就醫困難。島上僅靠一間衛生所處理一般急慢病症,但對癌症病患、老人照護仍是資源不足。在1999年,張淑蘭與志工成立社團法人臺東縣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以執行政府補助方案協助緩解照護資源的不足。
-
超越顛峰的包子奇蹟
如果沒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力量不斷推動協會向前,社團法人高雄市超越巔峰關懷協會的包子事業,可能無法展現當前如此精彩的面貌。專案經理蕭俊澤說:「這是非常辛苦,甚至有點痛苦的過程,不過有現在的成果,真的要感謝來自發展署的『壓力』。」而這段暖心的故事,來自於對癲癇症病友的關懷。
-
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 打造河川生態復育奇蹟
曾是台灣著名的黑龍江,汙染程度最嚴重的二仁溪,位於台灣西南部,是分隔高雄台南兩地界河,在上游排放廢水及電子廢棄物的關係之下,長年呈現不透明的黑水狀態。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成立於民國84年,起初因二仁溪的污染日益嚴重,加上當地沿岸捕釣漁業漁獲量銳減,而致力於保障漁民權益及環境生態維護。
-
不放棄每一個新生的機會—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
年輕、熱血,加上第一次創業就成功,來自花蓮的太魯閣族人馬燕萍抱著「幫原住民父母找到工作,學生就可以安心唸書」的理想投入第二次創業:原民產業。12年間,她與協會歷經幾回逆境轉型,摸索出自力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