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建議的文章
-
吳神父足療法 讓300位師傅擁有一技之長
深入偏鄉,吳若石神父團隊培訓失業者為專業的足療師,以「減少別人的痛苦,增加別人的喜樂」為職志,擁有一技之長安定生活,改善家庭經濟。10年前創立協會,至今有系統的培養全國300多位專業師傅,更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人力的挹注,業務日漸穩定成長,找到獲利的商業模式。
-
歲月的印記──柿染,實現夢想的舞台
以發揚在地文化,傳承在地工藝,培育在地人才為使命的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從既有的元素中發掘出新的資源,透過研發、培訓與文創商品製作,開發並推展柿染產業。希望透過柿染的文創商品,吸引年輕設計師參與設計與研發
-
花蓮啄木鳥 幫部落婦女找到成長的路
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源起於一場天災,後進駐花蓮光復鄉已廢校的大富國小。在這裡,從關懷兒少出發,陪伴引導進而培訓技能。又看到部落婦女的需要,結合太魯閣織布文化,培力原住民弱勢、單親媽媽及未成年的小媽媽,學習一技之長,成為經濟獨立自主的個體。
-
輕熟世代藝文串聯 藝起回桃看
「桃園藝文陣線」,這是由一群輕熟世代,在網路集結後,慢慢形成的一個實體社團。平均年齡約30出頭,中年未滿,稱之為青年又顯得害羞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