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
多元
專訪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社區發展協會 田佳玲秘書
撰文/王珮瑜 攝影/王珮瑜
一年一度的涼亭節剛剛落幕,11月清爽的午後,珈雅瑪部落裡仍有三兩遊客在散步遊覽,把握慶典的餘溫。茶山社區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是一個由鄒族、布農族與漢人共同組成的社區,包含珈雅瑪(Cayamavana)、亞比亞納(Yaviana)、竹之屋(Cucuu)三個聚落。沿山行走途經蓊鬱的隘口與山腰,可以見到質樸舒適的涼亭屹立於溪水旁,涼風吹襲,蟲鳥共生,大小不一的Hufu(茅草涼亭)與這片幽靜的天地,正等待著為它駐足的旅人。
(圖王珮瑜攝)
部落廚房,匯聚人氣與地氣
田佳玲是茶山社區發展協會的秘書,她高挑的身影穿梭在涼亭節的會場中,深邃的五官靜靜地看著族人們歌舞與遊戲。主會場旁邊是參與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所成立的「部落廚房」,這裏每天營業,全年無休,為部落及觀光客提供具有鄒族特色的風味料理。「鄒族的烤肉跟其他族不一樣,我們是用類似盪鞦韆的大鐵網,食物在火上烘烤的時候,必須一邊搖晃,讓多餘的油瀝乾,這樣的方式會烤出特別酥脆而且不油膩的烤肉。」田佳玲指著部落廚房邊的一座烤肉架,向我們介紹這裡的特色料理。
茶山社區在八八風災後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風雨摧毀了當時唯一的聯外道路,但卻也為部落帶來另一條茁壯的道路。「那個風災真的是把我們打醒!」田佳玲回憶風災時提到,當時路斷了,橋也斷了,整個部落完全沒有糧食,民生物資均仰賴空投救援。即使這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部落,居民在風災發生時才警覺到,原來整個部落都沒有存糧的習慣。「因為老一輩的族人生活很簡單,就是自己務農、生產糧食,然後整批作物批給盤商。是因為風災後參加了政府的經濟型計畫,我們才知道有很多東西可以做。」部落周邊有豐富的竹筍、甘蔗、薏仁、破布子等作物,從民國101年開始執行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開始,透過計畫的挹注,培訓部落青年製作各種加工品的技能。竹筍與破布子的生產與加工、甘蔗採收與商品再製、苦茶子初級加工訓練,不同面向的培力課程與工作坊,一步一腳印,讓部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產業鏈。
田佳玲說,當時為了將這些收穫製作成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加工品,耗費了許多時間與精力。他們向部落長輩請益,進行訪談調查,吸取老一輩人對於農產加工品的知識與思維,接著重新嘗試製程,從傳統出發,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手工香糖、筍塊、海鹽烤鯛、涼拌蔬食、盪鞦韆烤肉和香腸、小米飯,每一位來到茶山的客人,都能在部落廚房飽覽屬於鄒族的山珍野味。
部落商店,展示文化與傳統
緊鄰著部落廚房,有四間色彩繽紛、可愛小巧的方形商店,店舖外牆是在地藝術家塗鴉的山林鳥獸,店舖內則有部落手工藝品在此處繽紛並置,熠熠風采召喚來訪者的目光。這裏有象徵著鄒族報喜鳥的貓頭鷹形象手工飾品,以及印有珈雅瑪部落圖文的各種創意商品;其中,月桃葉編織作品是珈雅瑪部落近年大力推廣的項目之一。「老一輩的居民用月桃葉做容器,可惜我們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些東西了。還好在計畫支持下,我們可以把這個編織的文化重新找回來。」田佳玲的辦公桌上鋪著一張月桃葉編織而成的桌墊,這個四周收邊的織品,織上代表原住民的紋飾,不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呼之欲出的是社區的歷史與文化傳承。
此外,部落商店也陳列著居民自己製作的苦茶油、竹筍再製品、穀物、手工香糖等農產品,每一件商品的包裝皆出自社區居民的創意——他們採用社區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影像轉換、美工設計與版面編排,產品與社區精神因此更為突顯,同時讓產業更加精緻化,對於社區產業行銷有直接而顯著的幫助。採訪過程中,田佳玲笑指著協會辦公室牆上的一張手繪地圖,分享著這幾年行銷部落的趣事:「這就是我們社區畫家自己設計的地圖,你看他畫得多麼生動,很多人都曾經稱讚過這張手繪地圖。從民國103年開始,我們接受了勞動部輔導、把產業精緻化,漸漸地開始有能力培養自己的設計人員。尤其這幾年我們有很多年輕人加入,大家對於行銷的活力提高非常多!年輕一輩很會利用網路社群媒體,常常po一些很有趣的影片,提高社區的能見度,效果很好。」
(圖王珮瑜攝)
在地觀光鏈,帶回部落新生代
茶山社區是一個以觀光產業為主、農產與手工業為輔的社區。觀光產業的面向很多,不同面向彼此帶動,讓今日的茶山社區成為一個超人氣的部落。一年一度的涼亭節愈辦愈盛大,愈來愈多的遊客聞風而來體驗鄒族文化;社區在行銷部落之餘,也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在此處已經執行許多年,累積了一定的成果,目前茶山社區專職的十五名文化體驗人員當中,有九名來自計畫補助,另外六名則是社區發展協會利用各產業的營收將之聘入團隊。這樣的結果顯示,在外部資源妥善運用的情況下,內部資源已經逐漸壯大,社區不僅逐步接近「人人有一技,家家有小業」的目標,更建立起商業模式,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涼亭經濟力」。
未來,茶山社區將推出更深入的「農事體驗」,計畫結合社區農民,帶領遊客體驗耕作、了解部落作物與生態環境,在自己的耕地裡說地方故事。此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推動的「茶山部落觀光環境營造計畫」也已經開跑,針對公共空間做整體性的規劃與建設,軟、硬體資源的加入,無疑將為茶山部落注進一股強而有力的活水,讓多年來累積的產業能量更加豐厚,茶山的「涼亭精神」也得以延續,在山腰上持續展現涼亭風華。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