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良好工作
8.良好工作
在生活中的社會企業
老實說,關於社會企業這個領域,接觸的越多,越加覺得自己知道的越少。但勞動部友人無論如何希望我對英倫之行分享一些想法,也只能硬著頭皮寫些很不成熟的東西。
2015年夏天,找了個藉口待在英國。在倫敦的幾星期中,學術上實在沒有什麼長進,多半是找朋友聊天鬼混,拖著一家老小參拜機構。但其實接觸最多的是合作社超市、公平貿易香蕉和咖啡,天天吃、常常去。當然,我是辛苦攢了錢自費前往的,所以能在宿舍打理一兩餐,就可以省下可觀的旅費。一開始道德魔上身,多數時候想買合作社或公平貿易的東西,後來Lidl的低價商品還是戰勝Co-operative,漸漸地,Lidl大獲全勝,只能盡量買些公平貿易香蕉和紅茶,象徵性的聊表心意。最後在哈利波特的華納影城中,完全棄守自我立場,把存款都完全揮霍給無所不在的資本主義文化工業了。
回來時仔細的盤點一下,實際上的貢獻度實在有限,包括大誌雜誌一本、公平貿易香蕉數十根、公平貿易紅茶10盒、公平貿易咖啡5罐、心臟協會二手書兩本、Ben & Jerry’s公平貿易冰淇淋兩盒,還有殘念的Jamie Oliver餐廳。
有趣的是,冰淇淋完全是無心吃到的。當時,一位念經濟學的朋友請我去他家吃便飯,飯後吃冰淇淋時我才發現,這是公平貿易的阿。但朋友淡淡的說,什麼是公平貿易阿?我又激動地問他,那你知道社會企業嗎?聽說社會企業在英國很紅阿。突然間,陷入靜默。大家都傻眼了,好像我講了哈利波特中女主角Emma Watson,結果那些在英國住了很久的人,居然不知道英國到底在流行什麼?
我想半天,反覆問了社會學、經濟學幾個人,結果差不多。是的,社會企業也不是人盡皆知,社會企業顯然有一群全球的同溫層,就跟《死侍》一樣,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的要命。在英國沒有厲害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在台灣也沒有特別落後。住在這領域的同溫層久了,漸漸地也自我說服全世界應該都這樣,但其實並不是如此。
整體來說,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類似社會企業或公平貿易的精神和概念,在英國非常容易接觸到,在超市、小商店、街頭、禮品店、二手商店……,消費者或許不會特別去注意到認證標誌,但無庸置疑這些商品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市佔率,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車站的公平貿易咖啡
?
每天吃的公平貿易香蕉
社會經濟或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到底是什麼?這件事情在臺灣已經爭辯了很久。從認識和溝通的角度看,當然需要有個字面上的定義做為平台,但社會企業是否需要一個「絕對性」的定義,我就不這麼認為了。
特別是在「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的領域,台灣的概念和實際案例都很多,但似乎在這波浪潮中被遺忘了。或者說,因為不是新東西,所以並沒有得到太多鎂光燈的注視。
在Mook等人的著名書中,社會經濟具有幾項特徵:(1)其使命是對成員或社區服務,並且是非營利取向的(not profit-oriented);(2)其治理獨立於政府之外;(3)其勞動者或使用者參與民主的決策過程;(4)人民優先於資本(people have priority over capital);(5)核心價值是參與、充權、個人和集體的責任。2
相信許多人一定會認為,這不就是合作經濟(cooperative economy)或是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嗎?
不不不,範圍遠遠大過於這個。許多社會經濟的理論源頭都會提到Karl Polanyi,在他對經濟的定義中,包括互惠、再分配與市場經濟模式。互惠和再分配,都可以是一種社會經濟組織,關鍵是該組織目標是否朝向其成員的社會利益。當然,這個定義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脈絡,如Mook書中在加拿大地區就將醫院、大學、非營利組織、社區經濟、合作經濟都定義為社會經濟。但重點大同小異,經濟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麻煩的是,我們常把手段當成目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家庭組織就是個社會經濟的小單位,爸爸媽媽和子女有密切的金錢往來,大家並不把這種金錢往來視為借貸或是生意,但如果過度強調財務的理性運作,以市場交易的觀念在家庭中運作,於是數字開始取代原有的家庭價值。接下來,在家裡吃晚飯時兄弟姊妹拿著計算機,分攤每個人的費用應該多少,打到一隻蚊子效益有多少,掃廁所、講笑話的KPI有沒有達到,然後月底結算本月餘額,套用SROI的公式,比一比誰的貢獻比較高,來決定下個月的零用錢。
雖然這個例子有點誇張,但平心想想,也不是不無可能真的發生。我們會不會用這樣的價值對待很多很美好的東西呢?比如說海灣、森林、空氣,還有許多值得珍惜的人和弱勢者呢?沒錯,不用懷疑,這些事情確確實實發生過。
發生的原因落落長,基本上跟近百年商業和科技的快速發展脫不了關係。社會中的經濟組織有很多種,但「企業」的效率化管理、成本概念、市場行銷和各種技術,結合科技和各項各種財產制度,在人類歷史上取得無比巨大的影響力,逐漸在經濟交換取得絕對性的地位,使得社會經濟的領域逐漸縮小。當然也同時產生許多負面的結果,諸如污染、過度競爭、勞動排除和許多社會傷害……。為了限制負面的作用,於是產生許多法律或規則,如企業社會責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等限制性的力量。但不可否認,這套經濟制度也將人類物質生活的水平推向新高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社會企業」的出現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它是一種社會和經濟緊張關係的新產物,也勢必挑戰目前既有的很多觀念。雖然概念上很像社會經濟,但外體已經產生出新的形式。
這個新形式,似乎到目前也沒有定型。社會經濟經過百年,新世代發展出新的工具來處理經濟性的社會問題,社會企業更創新的納進許多新元素。我認為不只在商業領域會出現,同時也將在勞動、法律、科技等各種領域發展。但吸引人的是,社會企業同時結合了矛與盾的力量,像是一個叛逆性很強的少年,身上存在著令人誘惑的潛力、新奇和不可捉摸的複雜性。
無論如何,從社會學觀察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社會企業是一種新的可能和希望。當然,這領域也可能有投機者,法制設計上還是得步步為營,以免揠苗助長。我個人並不覺得賺取利潤是壞事,就好像物質生活的基礎如果無法穩固,最基本的需求都無法滿足,也很難發展出人性層次更高的理念。
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是社會企業
「所有的企業,應該都是社會企業」。這一句話是輔仁大學社會企業中心成立時,經過將近半年的激烈辯論,最後大家所能接受的共識。不管社企的定義是什麼,不管出身那個領域,不應該只有社會企業要解決社會問題,而是所有的經濟組織都應該承擔社會共同的責任。人生不是只有競爭和利潤,而是不斷的讓大家都生活的更好。但我們也清楚知道,這是理念,不是現實。
在倫敦時,我印象很深刻,當我拿到英國的《大誌》雜誌時,雜誌中夾帶著其他傳單。他們開始跟相關的非營利組織結合,也跟全球貧困的議題連結。我心想,這已經經不單是一本雜誌或社會企業了,他們並沒有只想到自己,而是往前一步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上個月,我有一次跟《大誌》創辦人李取中針對字體大小的事情針鋒相對,因為我覺得《大誌》字實在太小了,應該改成「小字」才對。但他說,那是給20-35歲的人看的,所以字都小小的,我只好立馬吞下前一句話,馬上改口說還看得下去。
但他令我動容的,並不是精準的市場設定和行銷手段,而是一份對人的尊重。他認為,《大誌》沒有資格要求販售員一定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是他們作為一個人必須被尊重的自由。儘管有許多坎坷的人生,但現在靠自己的勞動得來的收入,這人和這份工作必須被尊重為一個主體。《大誌》不只是一份雜誌,而是對人的價值、多元生活的一種實踐,不需要用同情的眼光來買這份雜誌。內容由消費者來判斷,編輯台必須提供吸引人的內文,才能對消費者和生產者都有利。
最後,我想特別對許多社會企業的創業家和推動者獻上敬意。理論觀點畢竟是被抽離情境,給人的啟發總是局部性,而且不一定與現實相符合。但是第一線的工作者必須不斷從挫折中學習,那份辛苦不是外人能體會的。我常想,二十年後來看這件事情,會覺得是對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們必須找出解方,開始動手做一些事情吧。
?
1.公平貿易全球市場在2014年約有44億英鎊,約台幣2000億元。當年英國貿易量約有18億英鎊。
http://www.theguardian.com/global-development/2014/sep/03/global-fair-trade-sales-reach-4-billion-following-15-per-cent-growth-2013
2.Laurie Mook, Jack Quarter, and Sherida Ryan(edited), 2010,?Researching the Social Econom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4.?以類似的社會經濟切入社會企業的路線還有Rory Ridley-Duf & Mike Bull, 2016,?Understanding Social Enterprise: Theory and Practice,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