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尋
首頁 /文章搜尋
桌巾、床單清潔商機 助街友人生重開機
一次街頭乞討的體驗,讓COMMONGOOD Linens(以下簡稱CMNGD)創辦人Dave Cree深深體會街友的痛苦與無助。於是他創辦了床單清潔公司,透過簡單、重複性高的工作,為街友鋪出一條重返社會之路。而他慧眼相中的龐大商機,不但幫助街友,更幫加拿大政府省下花在處理街友問題的百萬加幣經費。
花蓮啄木鳥 幫部落婦女找到成長的路
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源起於一場天災,後進駐花蓮光復鄉已廢校的大富國小。在這裡,從關懷兒少出發,陪伴引導進而培訓技能。又看到部落婦女的需要,結合太魯閣織布文化,培力原住民弱勢、單親媽媽及未成年的小媽媽,學習一技之長,成為經濟獨立自主的個體。
十二寮時光村 社區串連實驗「時間銀行」
在新竹峨眉十二寮有一群年輕人,以人才培訓、重建地方生活風格、循環經濟、時光村品牌為核心,致力於建立地方創生系統;以創業家思維解決問題,企圖以「時間銀行」概念的模式改變社區的經濟活動,實現無需金錢也能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台南檨林社區 以藺草蓆再創活力與生機
工藝的內涵是人與土地、人與生活緊密結合的風格,而設計的本質來自於對在地的認同感。檨林社區發展協會即結合社區生產工作者、藺草產業、老屋再利用空間,凝聚社區力量推動觀光、手作、文化導覽。藺草工坊設計製作的工藝商品,成功的將文化與產業接軌,提升藺草蓆的傳統工藝,再創社區生機與活力。
印度Mitti Café培訓身障人士 開出35家店
一支殘忍的紀錄片竟成為28歲女孩投身身障社企的開端。印度女孩Alina Alam從一間鐵皮屋開始,在印度打造出全國連鎖咖啡館,6年來協助超過4,000位身障人士及婦女獲得工作技能並成功就業,最重要的是,她為身障人士找回了生存的尊嚴與驕傲。
顧永續 又賺錢 Takachar邀農民把垃圾變黃金
以科技力為後盾,著手解決農民痛點,讓農民在做環保的同時還能開闢新財源。Takachar兩位創辦人不但克服傳統農作的空污問題,還化垃圾為黃金,也為自己開創的社企找出永續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