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轉型
社區轉型
竹山,顧名思義,是一個生產竹子,以竹文化過生活的地方。南投縣竹山鎮竹生活文化協會透過吸引年輕人的共同參與,將在地竹文化生活與產業元素結合,以回應市場需求,提供優質且創新的服務。不但為竹文化找到新的可能,為青年返鄉創業建立一個平台,同時也為小鎮創造新的未來。
協會租用空屋打造青年專長換宿的空間,並讓換宿的青年自己動手裝飾。
協會的竹藝復興運動
走進略帶嘈雜的工作坊教室中,一群青年學子正在向竹藝老師學習竹編的技藝。正在教學的蔣老師試著把竹編和石頭等複合媒材運用在教學與設計上,對她而言,這份工作是融入生活的一種享受。
工作坊教室的一旁,展示著最近新出爐的竹編QR Code。工作同仁正努力地整理相關的素材並製作產品。利用竹子的特性做成的竹編QR Code 將成為竹山一百個商家招牌和整體形象的一部分,遊客只需要運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透過QR Code 迅速地連結到店家相關的資訊。這是一個工藝展示與行銷資訊整合的文創服務,一幅傳統的竹文化與日新月異的行動資訊科技交織出的美麗風景。
用壓克力精心製作的竹山共好地圖,則是特地前來竹山換宿實習的張同學,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所完成的作品。他搜集與盤點在地資料,透過地圖一層一層的呈現,讓我們可以從自然景緻、建築風貌、人文故事到產業發展等等不同的面向看待竹山小鎮。
這裡就是南投縣竹山鎮竹生活文化協會,除了僱用在地工作者一起復興竹文化和商品,也透過邀請青年用專長回饋的換宿服務,吸引許多學有專精的年輕人來到竹山小鎮,在寧靜小鎮的懷抱裡,共同探索更美好的未來。
透過竹編和不同媒材結合,為竹文化的生命展現新的內涵。
專長換宿,為小鎮注入轉化的新血,為青年帶來學習的空間
協會培力就業計畫的專案管理人唐淑惠表示,單獨靠著社區型的協會,想要發展在地產業,或是成為社會企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更多人的參與,需要產官學共同合作,也需要整合在地與外界資源。
打開自己傾聽市場的聲音,接納外在的刺激與協力,邀請有能力的人一同努力,不但能為小鎮注入新的力量,同時也把小鎮的美好推廣出去。因此協會透過租用空屋改造成青年換宿的宿舍,許多學子到這裡來服務學習或是進行實習,也有許多學有專精的年輕人想要在地貢獻一技之長。
在這裡,小鎮就像是一個家。就讀於靜宜大學趁著暑假前來實習的王同學,分享了最令她感動的一件事。由於住宿需要自己煮飯,某天早上她決定上市場買菜,在市場看到一位老阿嬤在路邊賣竹筍,於是上前購買。老阿嬤看著她問說:「你是外地人哦?」和阿嬤聊起來之後,才知道原來老阿嬤的孫女的年紀也和她差不多,同樣也在外地求學。老阿嬤說她大概不會處理竹筍, 因此幫她把竹筍剝好,同時反覆叮嚀她怎麼煮才不會苦。人生地不熟的她感覺到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這是在都市所沒有的親切感。在這裡生活一陣子,連在宿舍旁麵攤的阿姨都會把自己視為一家人。
年輕人為什麼要來這裡呢?小鎮文創的負責人何培鈞分享,透過誠摯地邀請,並且站在同樣的高度和他們相處,親自感謝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朋友。打開自己和他們一起學習,相信不是自己最懂。在此同時,也為他們保留空間,引導他們從做中學習成長。如果要避免訓而無用,最好的狀況就是直接進入現場去實踐。這也是協會引導工作同仁的方式。
在這裡參與換宿,早上是回饋工作的時段,下午每個人都要離開辦公室去認識竹山。他準備了一張60 個竹山必訪之處的清單,要求參與者去拜訪並撰寫探索日記,晚上則是自由活動時間,有空也可以參加路跑活動。他希望在有限時間的安排裡,讓參與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接觸與學習。
「讓觀光客變成社會學家。」何培鈞分享著從天空的院子以來實踐的信念,相信「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教育需要結合每個人不同的天賦,傳遞知識的力量並且激發回饋社會的熱情,而非讓每個人的臉孔都變成一樣。
向過去的經驗學習,從天空的院子到小鎮文創
何培鈞從自己的創業經驗和參與組織輔導的學習,找到了一條能夠協助竹山發展的道路。談到「天空的院子」,何培鈞的眼神散發著光芒。他分享當年只是單純為了希望老宅修復成原樣,跑了16 家銀行貸款。還記得一位在合作金庫服務的前輩,特別帶他一起北上和長官談。當時評估的結果,建議他要打掉老房子蓋新的民宿,以創造足夠的經濟規模。然而最終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因為我是為了文化而非為了錢才做這件事情。」
正當他處於谷底,眼見再交不出利息就要被查封,他感恩幸運地得到了許多人的協助。像是南投縣文化局的微電影「天空的院子」就為他帶來轉變的契機。何培鈞分享,相比於10 年前,永遠有更好的選擇和方法,他鼓勵年輕人,沮喪時要轉變為積極行為策略。不要擔心會變糟的事情,因為我們沒有時間煩惱。
後來,當地居民回來整修老房子,何培鈞和「天空的院子」的管家,還協助他們建立相關制度。之後,修復日本時代的古道,為遊客提供幸福腳步便當,運用低成本高價值竹山在地的產品做為民宿用品,如果遊客喜歡就可以直接購買,讓「天空的院子」成為一個在地竹文化商品的展售空間。這些努力都在在回應著何培鈞回饋社會的初衷。
打造微型創業的平台
何培鈞強調,知識不是為了找工作。為了鼓勵年輕人旅行、探索、學習和一起改造社會,他用有限的資源設計了一個制度,邀請志願者一起成為智囊團。在此同時,也協助青年人創業和學習。何培鈞談到,有時外出服務時,夥伴可能會感到沮喪,他會適時的引導夥伴思考,建立自主性探索和學習的機會。「如果再來一次,哪些地方可以修正?」讓夥伴去學習方法,然後帶回來。
創業是一種冒險,有時過於計畫導向,無法前進;一旦資源中斷,又無法持續,到頭來有可能會讓大家的努力付諸流水。與其靠著想像提出兩個商品,不如試著做出20個商品到市場上去實證,選擇出可以發展的產品,再一步一步優化。
何培鈞覺得創業要倒過來思考,從連結已有的市場開始比較容易。當夥伴從創新的服務中找到創業的可能性時,過去10 年經營所累積了近十萬遊客與超過十萬認同理念的網路社群參與者,就成為改變最有力的支持者與市場。把支持化為行動,讓小鎮的空間環境與社群成為資源,透過協會來努力建構一個微型創業的平台。
何培鈞以竹馬之友發起的夜跑活動為例,說明透過社群的影響力,一開始試辦就為小鎮帶來五、六百位人潮,還得勞煩公所協力交通管制。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竹山深度之美,特別開發出兩條最美的路線並拍攝微電影,除了帶來商機,也促進在地居民的參與。而這也進一步促成在地運動行銷微型工作室的創立。
直至目前為止,協會善用在地竹文化的寶貴資源,透過吸引青年人才參與,並且連結已有的社群網絡市場,培力並扶持出更多的青年創業家和社會企業創業家。
「把事情弄得簡單。」何培鈞分享了持續熱情參與的方法:開放並專注於尋找有益的方法,找人一起討論。他談著像是禮運大同篇的願景,渴望能讓年輕人關懷社會,發揮天賦,充滿自信地實現人生獨一無二的夢想;也渴望透過當地居民的由衷感謝,青年人能感覺到自己被需要。期待透過協會成為平台,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一步一步為竹山帶來新的活力與美好的明天。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