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轉型
社區轉型
首頁 /標籤查詢 /社區轉型
標籤查詢:社區轉型
-
一座生態養殖漁場 啟動地方創生 ─ 波蘭Trout Ojcowski母女檔把廢地變黃金
歐洲2018年女性農民創新獎得主薇格,幾年前來到波蘭南部小鎮接手廢棄漁場,以遵循自然的理念養殖褐鱒,並重拾料理傳統手法經營餐廳,結果不僅成為知名度遠播的休閒漁場,更帶動了一個小鎮的重生。
-
一座有機農場讓社區發展方興未「艾」
「艾草,低調蔓生的背後,熱絡了原本貧瘠的社區,更暖了人心。」憑著對故鄉土地的熱愛,社區發展協會黃玉琴總幹事,用創意讓社區農業成功轉型,更重要的是,她將農業相關產品行銷出去,除了讓農民很有感,甚至能將營收回饋於公益。
-
鹿場風情
臺南市佳里區漳洲社區與臺灣許多人口老化的社區一樣,青壯人口大量外移,中高齡與弱勢族群居民比例偏高,不過近年在里長的帶領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支援下,把傳統西拉雅鹿場文化,與新引進的木玫瑰文創,發展成為社區的特色亮點,累積社區能量,漸漸開花結果。
-
新世代的創業 創業的新世代 實驗精神打造全新大稻埕
在大稻埕發創業夢的周奕成,在這裡作夢,也在這裡做實驗。未來這一片古時的曬穀場,將成為展藝之埕,四方好手匯集,切磋精進;也將成為展業之埕, 吸引更多好人才,群聚激盪新創意,自己的經濟,自己救。
-
2021 交會的青梅廊道 一條走了十年的復甦路
曾經,高雄甲仙的居民這麼感嘆:「夠了沒,不要老是在甲仙好不好!風災也來,地震也來……只要眼睛一睜開往外看,就會看到喪家,佛教辦完接著道教,道教辦完換成功德會,功德會辦完又回來辦道教。」
-
山野印鈔機,樹葉變諭吉
上勝町位於德島縣中部山區,四面群山環繞,距市中心約需1小時車程,居住人口僅約兩千,半數為高齡人口,1980年貿易進口開放,農產品區域競爭加劇,緊接隔年,強烈寒流來襲,唯一的主作物柑橘幾乎全數枯死,當地農業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