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112年3月社創推廣訊息
112年3月社創推廣訊息整理,歡迎社會創新組織參閱,如需洽訊,請洽文內各聯絡窗口,謝謝。
-
100%由身心障礙者經營的清潔公司
Tamtamy是捷克布拉格一家非營利機構。特別的是,全公司上下40人,從創辦人Mirka Kroupová、經營團隊、董事、行政人員到員工,全都是身心障礙人士!
-
創造原鄉觀光產業鏈 泰雅族女婿為部落經濟加值
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五峰竹林養生村合作社,以保存泰雅族部落文化為主軸,創造社區完整產業鏈,培力在地人才。從2010年成立至今,建構出旅遊、農產品銷售、文創商品、特色餐飲等統整在地資源的觀光產業,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2019年,曾創下單年接待6千人次團客的佳績。
-
創立「海口腔」品牌 為青年參與地方創生鋪路
從居民協力彩繪一面故事牆過程中,台中市梧棲區下寮社區發展協會發現文化記憶和居民凝聚力的可貴,進而號召青年參與地方創生,創立「海口腔Hi Culture」(以下簡稱「海口腔」)品牌與平台,規劃遊程、特色商品、體驗課程活動,為社區找到自主創收的新商業模式,目標10年內發展成社會企業,讓社區得以永續發展。
-
伐竹產業轉型 泰雅原鄉突圍新生
為了應對原住民保留地禁伐政策對桂竹產業的衝擊,一群泰雅族年輕人組織桃園市復興桂竹產業發展協會,積極倡議竹林定期採伐的重要。他們也著手開發體驗活動與竹工藝品,自創泰雅族竹飾品品牌「Qengay na Bamboo」,並開發出竹製手杖代工生產新商機,為家鄉桂竹產業尋找永續發展的出路。
-
以多元計畫力拼轉型 搭起弱勢者求職的橋樑
扎根東台灣身心障礙服務多年的李勝賢文教基金會,因開創新的營運計畫急需人力協助,2019年向勞動部提出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三年計畫,以「在地餐桌」概念及健康理念為導向的便當、茶會、饅頭、堅果及烏梅洛神飲為主要銷售產品。4年來,獲利穩定,翻轉基金會20多年來社福團體的角色,成為指標性服務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