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竹科旁的新城社區 把年輕人拉回「黑糖的故鄉」
近十多年來,在專家背書黑糖營養成分更高的說法下,黑糖的地位鹹魚大翻身,也催生出日據時代便有「黑糖的故鄉」之譽的新竹縣寶山鄉復育蔗田、再造黑糖商機的計畫。原本是半門外漢的夫妻檔,一個發揮鍥而不捨的研發精神、一個採行商業知識的最佳實踐,攜手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為社區拚出一條生路。
-
官田社區聯手產官學 把菱角殼變烏金
官田烏金團隊結合產業、政府、學校及社區,開發專利炭化製程,將原為農業廢棄物的菱角殼炭化成符合國際規範的「菱殼炭」,可淨化空氣、水質及改善土壤,應用相當廣泛,達成空氣到水再到土壤的充分循環利用。不僅為社區帶來就業機會,創造經濟價值,也讓農村生態得以永續。
-
傳統刺繡躍上國際伸展台 Amor & Rosas翻轉原民困境
墨西哥山區有著最貧困的原住民社區,卻也有最鮮艷華麗的傳統刺繡,墨西哥「道德時尚」品牌Amor & Rosas,與其中數十位工匠合作,以道德薪資、公平貿易原則,讓原民工匠靠著祖傳技藝,賺得高於最低工資最少4倍的收入;不只如此,Amor & Rosas也教工匠商業與經營知識,讓他們更有能力經濟獨立。
-
Eden Agritech為食物加塗層 糧食浪費問題有解
我們很少想到,食物從產地送到餐桌以前,其實已經廢棄多達1/3。從農場、牧場或漁船開始,食物加工處理過後,經由配銷管道進入零售通路,供給鏈上的每個環節,都有食物被浪費。泰國新創Eden Agritech靠著全天然食材專用塗層,讓這個重大問題出現解決契機,也幫助廣大農民和相關業者提升了收入。
-
龍眼林協會打造「在地老化」桃花源
近幾年常聞台灣偏鄉社區有送餐及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但龍眼林福利協會早在22年前就開始做,堅持「用在地人照顧在地人」,促進在地中高齡就業,並槓桿地方農產資源,再以產業盈餘回饋社會福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也為離鄉打拚的中寮鄉青年,照養家中老人,打造「在地老化」的快樂社區。
-
蚊子館變人氣站 金湖農發協會幫地方產業鍍金
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口湖遊客中心為基地,透過餐飲打開知名度,以農遊行程成功整合在地農漁業特色產品、景觀、生態與文化資源,打造「甘苦人」系列品牌。帶地方小農拚行銷,還取得清真證認。除吸引青年返鄉、提供在地就業、發展並提升中高齡員工能力之外,也運用盈餘回饋鄉里、照顧弱勢,成為企業與公益的媒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