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漁二代齊力復興「石斑魚的故鄉」—高雄新港社區協會
高雄永安區是台灣石斑魚的養殖重鎮之一,2016年的一場霸王級寒流,幾乎毀了漁民3年的心血。當時許多在外工作的漁二代紛紛回來幫忙重建,其中10位左右因此留鄉。漁村的一場危機,反而醞釀另一波社區的產業復興轉機。
-
培育弱勢不再弱勢—慈惠善導書院
位於屏東市東北方高樹鄉的慈惠善導書院,從提供弱勢家庭兒童的課後輔導做起,如今是個整合兒少陪伴、生活教養、家庭支持、農場經營、品牌行銷及職訓功能的多功能組織,拉拔在地無助兒少、就業弱勢、經濟困窘的失能家庭。這24年的堅持,全是源自創辦人讓青年留鄉、讓弱勢翻轉的夢想。
-
一場成衣革命 從Known Supply的衣領標籤開始
Known Supply服飾平台推動一場以「人」為核心的產業改革運動,期許消費者買衣服時想到製衣的「人」,並體認自己的購物行為能影響製衣者的生活、乃至成衣產業,進而改變價值觀及消費選擇。
-
會發芽的免洗餐具—Lifepack點廢成金新模式
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已是全球趨勢,在哥倫比亞,一家社會企業利用農業廢棄物鳳梨冠芽,打造出100%可生物分解的免洗餐具,不但不必擔心汙染自然環境,還能自行發芽長出香草等食用植栽,製造過程更聘用貧困的單親媽媽,提供謀生機會,創造出對自然好、對社會也好的新興商業模式。
-
Orchardville自營社企 當就業弱勢者的實習場
有40年歷史的Orchardville,是北愛爾蘭一家幫助學習障礙及自閉症患者的職訓組織,它同時自營多家社會企業,讓自家學員實習,以熟練技術及人際應對技巧,銜接未來職場,如咖啡館、手工藝坊;也跟上百家企業合作,提供學員實習或有給職工作。
-
重建生態 讓商業與環保完美結合
位於紐西蘭北島東側海灘的中間地帶,向西銜接大片緩坡草原和樹林,這裡存在著一片被喚醒的土地。2004年以來,34萬9,000棵本土樹木在這裡安身立命,鳥與蟲回歸,自然保護區成形,兼及永續的商業營運,將100%的利潤直接用於生態保護、文化和社區。Tahi是永續商業變革力量的鮮活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