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社會創業:一場溫柔的運動
近幾年的遊行與倡議行動,除了學生與公民團體,走上街頭的面孔似乎更加多元豐富,不再只讓長期投入的運動人士孤軍奮戰,而成具備百工樣態:傳產二代、上班族、新型創業、獨立店家,憑藉各自專長翻轉現狀,不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唯一考量。
如果有一帖藥能治百病,那一定是一帖什麼病都不治的藥
我想大家約略可以猜出能治百病的是什麼了吧?良好的生活習慣。比方說正常作息、吃清淡、多運動、少醣少脂多蔬果…諸如此類的。這不是藥,但是大家都知道違反了一些基本的邏輯,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社會企業碎碎念—日常生活與本質
老實說,關於社會企業這個領域,接觸的越多,越加覺得自己知道的越少。但勞動部友人無論如何希望我對英倫之行分享一些想法,也只能硬著頭皮寫些很不成熟的東西。
2015年夏天,找了個藉口待在英國。在倫敦的幾星期中,學術上實在沒有什麼長進,多半是找朋友聊天鬼混,拖著一家老小參拜機構。
打開紐約,開放這地方的原始碼
每個細胞,都有他的基因;每個人,都有他的身世;每個地方,都有她的密碼!生物學家在實驗室裡,不斷的和細胞對話,就擔心知道不夠多,讓線索跑掉。人類學家在田野現場,追逐著每個人,深怕漏了一段訪談,就讓身世陷入撲朔迷離。而居住在每個地方的人們,熟悉自己地方的密碼嗎,不然怎麼老想著畫葫蘆呢?
共享資源 重塑台灣
近年「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概念風行台灣,創造、效法、超越者皆有之。隨著社企「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討喜口號四處散播,不少過去可能被視為激進、不切實際的社會理想,開始慢慢滲透向來對社運、社會組織顛覆心存恐懼的台灣各領域,軟化了台灣長期崇美下堆疊出的資本主義右派疆界。
社會企業活下去的三個關鍵
近幾年「社會企業」已經成為台灣的熱門關鍵字,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研議如何以法令政策推動社會企業,並投入資源舉辦講座或育成中心。大學相關科系及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開設相關課程及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