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人專欄
戴豐秋,用斜槓拚家鄉創生
斜槓人生,原本並不在外科醫生戴豐秋的職涯規劃之中。他出身的花蓮秀林重光部落,60 幾戶人家出了十幾個醫生和老師,理應地靈人傑,卻在發展停滯下面臨人口嚴重流失的窘境。爲找回部落生機,他在行醫之餘種起咖啡,在人生進入半百的今日,得了金牌、開了體驗教室、成立了專業產銷班,為自己開創了更具意義的斜槓人生。


從竹山小鎮走向亞洲市場 ─ 地方創生的未來思維
從大二時發現竹山之美後,何培鈞毅然決然投入地方創生的社造之路,這10年來,透過民宿經營、空間營造,乃至於教育規劃,讓竹山一舉成為全台知名的文創小鎮。何培鈞打造的理想規劃尚未停歇,竹山小鎮所散發的熠熠光輝也將持續閃耀。



為台灣的社會創新而生 ─ 中央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的社創之路
在我國政府開始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後,台灣的社會創新風氣逐漸熱絡,但社會創新不能只靠創意與熱誠,還需要能營利的策略與方法。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成立的目的,除了期許能推動社會創新風氣與動能之外,就是要提供社會企業得以營利的「工具」,這才是台灣社會創新要持續前進的關鍵點。



用奈米科技拯救農地的Agrivengers ─ 台灣也有復仇者聯盟
2019全球最火紅的電影,非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Avengers)莫屬,而這一年台灣也出現了一個 Agrivengers 團隊,拿到全球社會企業家培訓計畫首獎,Agrivengers 的創辦人林柏翰年僅21歲,但他的奈米技術,足以撼動全世界的農業。



600人社區,點燃社造薪火 ─ 一包米的力量有多大?
在台南鄉下一個僅有600人的社區,卻創造出台灣社區營造的一段佳話,它是位於台南後壁的仕安合作社。仕安合作社的理事長廖育諒不僅開店,同時也務農,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仕安社區的無私奉獻,在他的努力下,仕安合作社已經成為台灣農村再造的一個標竿,為鄉村農民創造出嶄新契機。



飛越絕境 培力就業翻轉新人生
毒品危害一輩子,不僅有害自身健康,還影響身邊的親人朋友;因吸毒入監的更生人,更難被社會接納而容易再度沉淪毒海,形成惡性循環。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扮演協助更生人重回社會的推手,長期陪伴更生人,幫他們重建心靈,走出絕望深淵,找回自信,實踐「給魚不如教釣魚」的社會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