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職家平衡」的推手—得人資源整合
得人資源整合是以「友善職場,人盡其才」為使命的社會企業,從「女性重回職場」初衷出發,進而倡議彈性工作以及工作生活平衡,如今每年促成數百件短長期工作發生。在遠距工作成為疫後職場常態的趨勢助力下,將幫助更多掙扎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工作者,實現職家平衡的夢想。




找回生物多樣性的樂園—台灣山林復育協會
以推動天然林復育行動為使命的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成立近6年來,目標是恢復山林的天然生態,找回生物多樣性。他們從台中大肚山起步,引進企業資源,並且教育人們:種樹救地球,不是種下會活的樹而已,而是要種「對的樹」,才能夠有永續生態。而未來,天然林復育產業將成形,帶動新一波就業機會。



為「台灣藜」契作農友帶來幸福—可樂穀
可樂穀是全台第一個以有機方式種植紅藜的專業農場。辛苦教導原住民契作農戶學習無農藥種植,卻遇上投機商人大舉介入搶市,炒高產地收購價,造成農民搶種、最後造成供過於求。走過一輪產業高峰與低谷,一度讓可樂穀快撐不下去,幸好風暴已過去,可樂穀仍堅持初衷,帶著契作農友,穩穩地走下去。



全方位的老人照顧—南投YMCA
南投YMCA自921震災後,從協助政府參與921生活重建老人照顧事工開始,20多年來服務越趨多元完整。包括長照2.0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樂齡健康活力中心、老人居家服務、交通接送、老人送餐到先進的照顧預防及婦女機家防治及婦幼中心,還經營社會企業,如今是縣政府在老人福利方面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把排灣族十字繡工藝傳下去—達瓦蘭彩布工坊
抱著對十字繡工藝的強烈興趣,以及想要幫助部落婦女提升經濟能力的夢想,許淑慧奮力學習成為培力講師,再回到原鄉屏東三地門達瓦蘭部落,傳授現代工藝手法,並提供部落婦女工作機會。過程中經由婦權會申請微型手工藝專案補助的「嫄計畫」陪伴成長,讓工坊走出部落,打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