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標籤查詢 /
標籤查詢:
-
結合漁獵文化、產業與就業的轉型之路
遠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深山的山美部落,有個已經成立超過30年的山美社區發展協會,雖部落位處偏遠,又屢遭天災蹂躙,守護家園和部落文化的意志,從未改變。近十多年來,透過文化導覽與漁獵遊程,點滴傳承部落文化,也為地方創造穩定的工作機會。
-
槓桿八斗子海洋資源與人才 從創生邁向創利
基隆市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致力推銷在地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情,不僅幫年輕的工作夥伴確立發揮潛能的職涯道路,也藉由專案合作培力薯榔染布種子部隊,在以海科館為核心的永續旅遊生態圈中,扮演有力的夥伴角色。
-
地方創生多元發展,包下新竹寶山鄉民生計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社區發展協會堪稱社區永續發展的資深代言人,於1994年成立,透過創造商業模式,每個月提撥20%盈餘回饋地方長者照顧。在成立30年後將主導權交給以農業、休閒為主軸的社團法人新竹縣寶山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協力推動分工清楚,目標明確的商業模式,帶領寶山成就農村企業化典範。
-
培訓難民就業 讓麵糰揉進無限希望
澳洲知名麵包師傅教導難民烘焙技能,甚至指導學員如何營運、開店。12年過去,這家社企培養出100位畢業學員,影響力甚至擴及學員的下一代,讓難民家庭得以跳脫貧困的循環,在異鄉土地展開精彩的第二人生。
-
搶救商業剩食 澳洲小社企幫企業「清倉」
一位酒吧老闆對食物浪費為地球帶來的龐大負擔感到震撼,決定創建一個食物平台,媒合食物製造商與賣家,在為製造商解決過期商品庫存過多問題的同時,也為剩食找到最有價值的歸宿。
-
廢校音樂祭 重啟故鄉心跳
為了逐夢而離鄉的遊子,數十年後為了築夢重回家鄉。回流故鄉的他們鼓勵大家創造共同的節日,成為彼此的「好鄰居」,更進一步發掘腳下土地的價值,為冰冷的生活與空間注入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