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轉型
社區轉型
位於光復鄉的邦查有機農場,是鄉裡首位得到有機認證的農場。花蓮縣原住民族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透過提供弱勢婦女與原住民在地就業機會,培訓與推廣有機農業技能,同時銷售有機蔬果獲得利潤,並且推廣阿美野菜文化,為保存生物多樣性盡一分心。
在邦查有機農場裡,蘇秀蓮正手把手教著農民如何播種。在這裡,有十餘位單親媽媽和中高齡失業的工作者,正在學習有機耕種的方法。未來,他們將成為有機耕種的推廣大使,在部落裡推廣有機農業。
建立有機教育培訓基地
自認為農業非常適合自己的蘇秀蓮,2002 年開始接觸有機農業。當時在有機農場服務的她,因為不喜歡上班場域的勾心鬥角,便獨自來到花蓮縣光復鄉。當她向部落長者說明自己對農場經營的想法,得到了長者的信任,將土地租給了她,於是她便在2007 年成立了邦查有機農場。從不懂到懂,蘇秀蓮每天認真填寫工作日誌,並主動到部落大學進修學習。
後來,遇到了失業的單親媽媽來農場問蘇秀蓮有沒有工作機會,於是蘇秀蓮便安排她留下來工作,就這樣陸陸續續地在農場僱用了好幾位單親媽媽。之後,恰好和來到光復鄉志同道合的柯春伎相識,為了能夠接引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有機耕作,並將這個理念推廣到部落的各個角落,兩人便在2011 年3 月發起並正式成立了花蓮縣原住民族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在農場裡學習,並且在部落裡打造一個有機農法的教育培訓基地,協會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申請了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人力支援。而蘇秀蓮也把苦心經營數年的邦查有機農場租給協會繼續經營,自己出任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專案經理。
蘇秀蓮開始培訓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進用人員,從育苗到採收一步一步學習相關的技能。蘇秀蓮希望能透過這個機會讓他們安心的學習,即使未來邦查有機農場消失,或是他們不在協會工作了,也能學得一技之長,有自立更生的能力。
農場上機具嘎嘎地叫著,似乎卡到了石頭。蘇秀蓮指導著多元的夥伴細心的操作,同時加足馬力推進,不一會兒機具再度平順地運轉。
談到這一路走來的困境,蘇秀蓮提到,最大的困難都是人的問題。「風災不是最大的問題。風災過了,馬上可就以種;但是人與人的磨擦,需要慢慢處理。」一開始被老人家不斷質疑時,自己也會感到沮喪,並問自己幹嘛要做到這麼累。然而為了要以身作則,成為其他同仁的典範,她會激勵自己一定要有信心,並且忍耐地渡過風暴期。當她看到工作同仁因為工作量很大很疲累時,她和柯春伎也會用信心喊話或是幽默的方式,帶領夥伴看到努力的價值。
然而從事有機農業非常勞心勞力,對於多元夥伴來說,到這裡來只是一份工作,領著公部門計畫的薪水,似乎不需要這麼辛苦。為了激勵他們,協會開始在有機農業的培訓之外,導入了團隊建立與心靈成長課程。並且設計評核機制,對於表現好的同仁給予獎勵。再透過分組工作,給予組長領導的權責。
另一方面,為了減少人際的磨擦與團隊的不信任,蘇秀蓮要求在協會禁止傳遞流言,只要有問題就讓它浮出檯面,公開對話,以避免中間傳話所造成的誤會。
強化管理創造價值
多元夥伴的任務是透過農作的培訓學習,並將有機的概念推廣到部落其他的地方。初期效果並不理想,但是在第2 年開始漸漸展現出成效。蘇秀蓮表示,一開始農場開設的有機農業相關課程,受到了外地搬到光復的「新住民」的熱烈歡迎,他們協會上課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種點安心的作物,結果還拉社區的人一起來學習。反而當地部落的人們對有機農法沒有信心,認為根本不會成功,就算成功了,也會質疑有做假的可能性。
隨著農場農作物的成長,這樣的觀望態度也有所改善。部落的人們開始思考為什麼不噴農藥不灑化學肥料,菜可以長大。蘇秀蓮笑著說,有些老人家看到有職業婦女下班順道來農場買菜,還會故意繞過來看一下。引起大家的興趣正是蘇秀蓮的期待。老人家漸漸開始產生興趣之後,還會問她是怎麼弄的。之後,培訓的成果也漸漸有所收成。因為在光復鄉這邊在種菜的只有邦查,而且有一群人一起工作,就像是過著部落傳統的生活一樣,也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
對蘇秀蓮而言,要把工作做好,還需要強化管理。為了協助多元夥伴,協會參考企業管理制度明訂了工作相關的規範。為了改善多元夥伴的心態,蘇秀蓮很強調遵守遊戲規則的重要性。上下班打卡,進農場不能抽煙,如果願意才來農場上班。農場依照農作實際的狀況調整上下班時間,夏季是早上5點到9 點,下午2 點到6 點,冬季上午則改為6 點到10 點,跳過天氣很熱的時段。蘇秀蓮笑著說,有時早上就服站打電話過來,同仁們已經下班了。
蘇秀蓮渴望把有機的概念推廣到整個部落,目前已經7 位當地的小農願意轉作有機,共計有11 公頃的土地,並漸漸朝向驗證之路前進。為了更好的協助農民轉作有機,協會未來將扮演一個平台的角色,協助行銷和通路。多元的進用人員則會成為種子教師,協助技術問題的處理。
邦查有機農場做為一個有機農業的培育基地,未來規模會愈來愈小,而協會的規模會愈來愈變大。「這樣才能幫助更多的小農。」蘇秀蓮說。
創造能夠永續的工作機會
蘇秀蓮認為,給年輕人一個在地工作機會很重要。如果年輕人從外地回到部落,知道可以做有機,知道可以到農場來學習,知道協會能夠協助行銷,就不會在老人家走後,想要把地賣掉,把錢花掉。如果部落的年輕人一無所有,那部落的下一代將流離失所,一無所有。「土地在,人就會在。」因此協會肩負著技術培訓,行銷推廣和文化傳承的任務。
目前農場主要的通路,是透過到農場直接採購、團購、宅配或是到小型農業市集擺攤來經營。為了強化在地行銷,開發在地顧客,從2013 年9 月開始,協會將在光復鄉街上的黃昏市場擺攤販售新鮮的有機蔬果,並提供同仁輪流學習第一線服務顧客。
黃昏市場主要的客群是上班族的職業婦女,為了推廣環保概念,減輕彼此的成本,販售的蔬果將不會包裝,顧客需要自備環保帶。然而做這件事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銷售,而是社會行銷。蘇秀蓮希望能讓其他的農友看到市場性,並且提供大家都吃得起有機蔬菜。談到營運績效,蘇秀蓮說如果算上多元人力的成本,目前還無法完全打平。但她希望透過創新、提升效率和必要的人力精簡,在3 年期計畫結束時,能夠達到自給自足。
賦與野菜文化新的生命
「你這樣未來會不好採耶?要在從種下之時就想到未來。」蘇秀蓮在農場上指導著多元的夥伴如何播種,如何掌握數量和距離。
未雨綢繆也許是蘇秀蓮個性的一部分,也因此對部落傳統野菜的復育與文化的傳承,更有一分使命感。過去和公部門申請計畫時,常常會被要求要務實,也有長官認為文化常常需要不食人間煙火。然而對蘇秀蓮來說,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延伸,而農業正是原民生活的一部分。過去在部落裡,務農時歌唱,休息時跳舞,之後才發展出陶藝和編織。
原住民族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顧名思義,自然是以農業文化永續為使命的組織。除了推展有機農業之外,蘇秀蓮也非常關心原住民的農業文化中的獨特元素:野菜。她到處尋找原住民傳統野菜的種子,並在農場中進行復育,同時也計畫將野菜故事、種植和料理方法記錄下來,並開發野菜的創意料理,為傳統賦與新的生命,傳承與分享寶貴的野菜文化。
隨著全球暖化,國際間非常重視原生種的保護。除了復育野菜之外,農場也將會開始嘗試種植原生種的小米。而下一步,協會希望有機會進入學校推廣,同時能讓學生們吃到真正健康的食物。蘇秀蓮期待當家長自己支付費用時,就能真正的決定要讓孩子吃什麼。
從多元到社企
成長需要學習,而學習有時需要跨越痛苦。蘇秀蓮分享參與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之後,第1 年花了很多時間學習一些難以理解的課程,多元仔細的要求對她來說已經到了龜毛的程度,許多文件流程也讓她感到綁手綁腳。然而第2 年開始,當制度建立以後,一切就能按部就班推進,讓她感到更加自在。
蘇秀蓮也感謝「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願意投注在人員的培力上,過去自己學習時不但沒有收入,還得自付車馬費,正因為有了多元的支持,才能讓夥伴們安心上課。
多元夥伴的改變也成為蘇秀蓮持續前進的力量。有多元夥伴下班之後會自己種菜,而多元夥伴的自我介紹也從「我在種田」變成「我在有機農場工作」。甚至有農場的顧客在轉換職涯跑道時,選擇加入協會和大家一起打拚。
為了要發展社會企業,蘇秀蓮覺得要做好足夠的準備,尤其是人的準備。透過這些年的經驗累積,她已經掌握了如何協助原住民學習的方法。除了要把咬文嚼字的專業術語翻譯成淺顯易懂的詞句之外,實際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做了才知道會不會成功。」蘇秀蓮正持續地朝著心中的願景努力。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姓名標示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