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 孤老照護燃生命的微光
位於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對外的海空交通相當不便,島上居民就醫困難。島上僅靠一間衛生所處理一般急慢病症,但對癌症病患、老人照護仍是資源不足。在1999年,張淑蘭與志工成立社團法人臺東縣蘭嶼鄉居家關懷協會,以執行政府補助方案協助緩解照護資源的不足。
-
造林搭上碳權列車,這家社企搶第一
看到南投因為921巨震而傷痕累累,林麗娟從以工代賑的基層做起,一步一腳印地走訪竹山鎮各里。在她努力賦予東埔蚋溪生態園區新風貌的同時,也指引了臺灣特有種黃裳鳳蝶回家的路。
-
Y café森活轉角,咖啡館的背後是長照充電站
鄰近臺南成功大學,林森路和小東路交界鬧中取靜的一隅,有家氛圍與外觀迥異於其他咖啡館的地方。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溫馨、簡約空間,方格櫥窗展示手作物品,更吸睛的是吧台左側放置關於銀髮族長照的資訊櫃。這是 Y café 森活轉角照顧咖啡館,結合輕食、飲品、長照諮詢服務。
-
無尾港濕地生態教室,賞鳥外的永續商機
蘇澳鎮無尾港原本是近海漁民安居樂業的聚落,歷經日治時期引水至他方,造成出海口的水量銳減,後又因為颱風來襲改變河道影響,泥沙堆積嚴重,水流無法排泄,形成面積超過百頃的沼澤湖泊,後來卻成了候鳥棲地。1993年無尾港正式成為臺灣第一個水鳥保護區,同時也是賞鳥聖地。
-
關西鎮金山社區發展協會,讓老礦區變咖啡新聚落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馬武督」在泰雅族語中是指人文與物資薈萃的地方,這裡也是「羅馬公路」(桃園復興羅浮到新竹關西馬武督)的起點,一向是假日踏青、遊玩的好去處。近年來,在一批返鄉遊子全心投入之下,「馬武督咖啡」漸漸嶄露頭角,成功改造這個曾是石灰礦區的命運。
-
濕盟的生態保育 讓洲仔濕地變身自然景觀樂園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簡稱濕盟)與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合作,認養經營管理面積9.1公頃的洲仔濕地,推出多種主題活動,帶領民眾與企業團體企業團體接觸、了解、體驗環境議題,是高雄首批認證適合進行自然環境教育、生態教育的優良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