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故事
乘著「天使之翼」再轉型-向陽薪傳木工坊
位在最美車站多良的向陽薪傳木工坊,原本以漂流木發展木藝品起家,並借力勞動部的培力就業計畫成立團隊及擴張發展,也跟著多良車站爆紅。卻在新冠疫情期間遭逢重大經營挑戰,如今決心放大格局,朝第三階段發展轉型。



藝術創作者、調香師、音樂創作者…視障者走出新路
許多非營利組織都有心朝財務自主的目標努力,因而積極鍛鍊市場需求的洞察力,以及商業及行銷經營能力,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就是這樣的例子。不僅開發出有效的商業模式,更能破框思考,靈活調整策略或作法,因而能持續創造工作機會,為所服務的視障朋友開闢出更寬廣、更長遠的職涯道路。


世界首家香草區塊鏈公司在台灣:芙彤園
在科技業打滾近20年的詹惠茹,心中一直有著「香草夢」,於2016年第5度創業,短短5年半不僅打響年營收5,000萬的純天然香氛洗沐品牌芙彤園,還得到不少國際和國內榮譽,甚至被美國那斯達克看上邀請掛牌,預計2023年上市,逐步實現讓台灣成為「最優質天然香氛原料供應園地」的長期目標。



舊衣變潮服 台灣永續時尚標竿Story Wear
Story Wear堅持循環經濟,透過找「街角裁縫師」合作,她們是一群腦麻兒母親和二度就業婦女,全手工將舊牛仔褲拆解重製,成為獨特的時裝或好物,打造出從原料到商品的零廢棄生產鏈,更成為大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最佳合作夥伴。




成真咖啡「把人照顧好」的商業模式
2015年王國雄從王品集團退下來,旋即投入熱愛的咖啡行業,創立成真社會企業,並成為全球唯一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咖啡公司。從一開始只經營線上會員生意、2年後第一店開張,再過4年開出14家門市、營收超過1億元,卻始終堅持商場競爭靠的不是社企招牌、不是時尚,而是對的人才與對的商模製造的產品競爭力。



竹科旁的新城社區 把年輕人拉回「黑糖的故鄉」
近十多年來,在專家背書黑糖營養成分更高的說法下,黑糖的地位鹹魚大翻身,也催生出日據時代便有「黑糖的故鄉」之譽的新竹縣寶山鄉復育蔗田、再造黑糖商機的計畫。原本是半門外漢的夫妻檔,一個發揮鍥而不捨的研發精神、一個採行商業知識的最佳實踐,攜手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為社區拚出一條生路。


